劉文輝此刻通體雪白,跟個雪人似的,那肌膚嫩的如新生不久的嬰兒,幾乎吹彈可破。老道上前一撫心脈,五髒六腑皆穩,氣脈平和,呼吸順暢,乃大吉之相。老道暗喜,此番絕處逢生,叫自己撞個正著。劉文輝脫胎換骨,儼然新生之嬰孩,他體內更是吸收了沅真壺和自己七彩真氣的全部功力,劉文輝此刻的內力修為已臻固心後期,直指守胎境。
老道既然師承若祗霞山,自然淵出一家。氣宗將修為境界劃為六個境界,分啟智期、固心期、守胎期、聚氣境、散氣境、望氣境。每個境界又細分初、中、後三期,以示位階高低,天下修真(除開梵若寺和劍脈自成一脈外)絕大多數以此為道基,進而修煉問道,練氣築基。突破望氣境,乃步入仙道,遂再分散仙、金仙、大羅仙。此仙道過於飄渺,這數百年來,隻有三宗先祖得償所願,所以人境修真雖以為終極目標,但心中自然有數。若非遇到大機遇、大福緣,或者得到上仙指教,那麼這仙道亦如同這若祗霞山紫金絕頂一般,虛無縹緲罷了。
氣宗,顧名思義,乃練氣養氣為主。氣宗先祖原先便就是個道修,隻不過那是幾乎“鴻蒙初辟”,各家對修煉一途了無所知,何談練氣養氣馭氣呢?後仙人鬼大戰,甫才給了先祖機會,抓住這絕世之機,成就無上道果。飛升成仙,得萬世敬仰,也留下氣宗這偌大家業,傳承道義。
氣,乃指天地仙靈之氣,人屬肉體凡胎,從三界來講,甚至不如鬼界鬼魅之身體。稍有不慎,便會受傷,繼而流血,嚴重者喪命,太過脆弱。所以必須尋找外援,加固本身,或者練就一門防身強體之術,以作修煉。氣宗祖先便問道仙界,仙界才洞開方便之門,道出天機,指點了人境的修煉放下,便是這渾渾噩噩一靈氣爾。
天地靈氣乃仙境賦予人境之瑰寶,隻是起初人境不知所謂,沒有習練如果駕馭這些氣的方法,沒有學會如何將這些氣為我所用。將天地靈氣引入身體,既能固本培元,強壯筋骨;又能演化出若幹仙法術數,為搏擊、生存、比試、乃至問道成仙奠定基石。
是以,氣乃成仙之根本,也是氣宗修煉之根本,若能將氣練到極致,那麼就有了大神通,譬如氣宗五老(不平子加四門首席合成氣宗五老)、正一子執教這般人物。再往上一層,達到神鬼莫測之境,那麼登仙升天之日可待。
第一步,啟智。
啟智,乃所有修煉的根本,啟乃開啟、啟蒙之意,智乃方法竅門之意,何在一起,就是開啟方法竅門的意思。初學者,須學會如何感應天地仙靈之氣,開啟心智,引氣入身,為我所用。一般都有一套法訣,是以,不是艱難,勤加練習,自然習得會。啟智初期到後期,快者一年足以,資質稍差者,三五載也能突破。到了啟智後期,能熟練掌握引氣之道,運行一周天不停休。
二步,固心。
固心就是要守住心神,莫要分神,以免氣息散出,壞了修為。這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極難。這裏就是分水嶺,資質佳者,一日千裏,修為大進,資質庸者,固步自封,再難前進一步,一生就是這樣了。仙靈之氣,引入身體,進入泥丸宮、髒腑諸脈,必然有所損失。而且天地靈氣,力道凶猛,極易滋擾心神。稍有不慎,便會心神不定,難以維持修行,重者,走火入魔,修為淪喪。固心後期,表示已有小成,且掌握氣修的基本訣竅,在人境行走,就能自保了。
三步,守胎。
胎有兩指,一是修煉者的泥丸宮;二是進入守胎境的標誌便是締結氣丹,指的就是氣丹。泥丸宮乃人之柱石,五髒六脈之樞紐,氣丹乃修真根基,由純正仙靈氣聚結而成,貯藏於泥丸宮內。若想擊殺修真,叫他魂飛魄散,那麼將泥丸宮內氣丹摧毀,目的就達到了。氣丹由小到大,便是修為進步的標誌,守胎後期,修真體內的氣丹形如眼珠般大小,已具一定實力,可稱霸一方了。
聚氣、散氣、望氣境,顯然練氣的功夫到了登峰造極之境界了,尋常人窮極一身精力,未必能達到這樣的修為。這樣的境界就不單純考驗修為的勤勉了,更突出對資質、機遇、師承、煉器的要求了。事實也驗證如此,能達到此境界的,要麼是各派宿老高人,要麼就是資質奇絕,百年不出的奇才。能達此境,雖也靠人力修為,但更多是福緣和機遇、資質罷了。氣宗很多門徒,也是困守於守胎境,遇上了瓶頸期,聚氣境是那麼近,又那麼遠,但無可奈何,這不是人力可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