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爺子看了看珍兒手裏的書,激動的道:“這是哪兒來的?”
“買的,書店的活計說這是最新的醫術,還是朝廷下令讓太醫院院使一起編的,很是精粹,整個棘陽縣也就三本書,簡直是一本難求,我今兒趕巧,最後一本都被我買著了。”珍兒說著笑起來,“爺爺,你都不知道,我付銀子的時候有個老頭也想買這本書,可惜沒有了。活計告訴他最後一本書在我手裏,他就追著我想買,要不是蘇木大哥趕車快,我們都不知道怎麼甩開他呢。”
葉老爺子拿著書愛不釋手,對於學醫的人來說,這都是醫學上的瑰寶呀。能有這樣一本全是醫術精湛的人編的書,簡直是每一個醫者夢寐以求的事。
“這書很貴吧,多少銀子,爺爺給你。”葉老爺子說著就從床內拿出一個盒子,打開來要給珍兒銀子。
珍兒忙擺手,道:“爺爺,這是珍兒送你的,哪裏還能要你的銀子呀。再說,這書不貴,您要是喜歡,那比給我銀子都讓我開心。”
快步走到門口,珍兒拎起放在門口的籃子,回身對葉老爺子道:“爺爺好好休息啊,我回去忙了。”跟葉石斜、孫氏打了招呼,珍兒快不回家了。
珍兒去縣城,虎子最近又黏著葉春水,家裏沒人珍兒就一把大鎖把大門鎖了。天晴了以後,曬了一天地裏就能走人了。前兩天珍兒一直忙著曬黃豆、綠豆,這些東西要是不曬幹容易長蟲,那就全毀了。所以這地裏就交給兩個幫工的在忙活。
為了今早把地空出來,好犁地閑地,等割了稻穀就要再播種了,現在基本上家家都在拔花生,再把花生弄回來,曬個半幹,然後可以慢慢摘。珍兒家也是如此。
她這不在家,兩個幫工已經開始在往家裏運花生了。門口都堆了好多了。
珍兒開了門,忙活完家裏的豬跟雞,就開始吃力的往家裏拖花生捆子了。
好在她也沒忙多久,王大叔就趕著牛車過來了。
“東家回來了,你別忙,等我把這花生卸了,我來搬。”王大叔跳下車,就攔著不讓珍兒做。
“大叔,沒事,我搬得動。”珍兒道。
“這事兒哪是你一個小姑娘做的,我來就成。東家你去摘花生吧。”長年幹農活,王大叔有一把子力氣,珍兒費力都不起來隻能拖著的花生他不費吹灰之力就拎起來了。
看他這麼輕鬆,珍兒也不費力做這無用功了,進屋搬了把小凳,又拿了個大竹筐坐在屋簷下摘花生。
“大叔,你跟錢大叔家的地裏都忙活完了嗎?”珍兒問道。這兩個幫工在自家幫忙,家裏的事都丟給了老婆孩子,雖說有了她家的牛車方便些省力些了,可那麼多地忙活下來也不輕鬆,特別是王越母子一天裏有大半天的時間都在鋪子裏。
“都差不多了。俺們家隻種了兩畝花生,其他的都是黃豆。說出來不怕東家笑話,俺們還沒得你的地多,也沒你的莊稼長的好。”王大叔不好意思的笑笑。
王大叔們家也就才五畝多地,其中隻有一畝是上等地,其他的都是中下等地跟沙地,那還是他們自個開荒地得來的。錢大叔家稍微好一些,不過家裏人多,地也就顯的少了,所以他們都在村子附近找活做。
“大叔,你們要是清閑了,我這裏有個事兒,你看你跟錢大叔要不要做。”珍兒望著王大叔道:“王大哥跟大娘都在鋪子裏幫忙,大叔對鋪子裏的事兒多少也知道有些。這鋪子裏燒柴禾燒的也多,多少也是個事兒。我想問問大叔跟錢大叔要不要賣些柴禾給我,價錢就按市價。別人上城裏賣多少,我也給你們那個價,你們看怎麼樣?”
怎麼樣?當然好了啊!王大叔聽的都想跳起來。他們這村子靠著山,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柴禾。而且珍兒這話明顯是賣個好給他們,榆樹村那麼多人,誰家沒個能上山砍柴的呀,珍兒找他們也還是看他們是自家幫工,想照顧他們。
王大叔也不傻,知道珍兒這是好意,而且這還是個好事,當即就應承下來。
“那王大叔就跟錢大叔說一聲,等會兒忙活完了,過來我跟你們商量商量這柴禾的事兒。”珍兒道。她家的兩個幫工都老實的不行,王大叔還好些,錢大樹真的就是一個完全實誠的人。這做生意的事兒還是讓王大叔先跟他透個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