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喝完了湯,珍兒把碗遞給王大娘,“沒事,其實也不冷,隻是身上不熱罷了。大娘再給我盛一碗湯吧。”
王大娘轉身盛好了湯,放到灶台上,道:“東家,之前夏大姐說那啥貴小姐成天拿在手裏的那個小小香爐那叫什麼來著,下回夏大姐再來我問問她,也給東家你買一個,這樣不是就暖和多了嘛。”
這樣暖暖的關心真好,珍兒笑著道:“那叫手爐,是拿在手裏,裏麵放著炭,取暖用的。大娘,你這樣說我才想起來,可不是應該買個手爐什麼的嘛,還有湯婆子,那也要買幾個,你們這成天在鋪子裏忙活,還要碰水的,這手哪裏受得了呀?”
王大娘笑笑,搖頭道:“我不要那東西,每天在這庖下裏忙活,我一點兒也不覺得冷。我身體好著呢,可不跟你們小姑娘一樣體寒。不過你葉姑姑是得要一個,你看她每天洗那麼多的碗筷,手上都裂了,這還沒到下雪的時候呢。這凍傷要是留了根兒,那以後每年可都得鬧騰一回的。”
珍兒點點頭,想著等下晌不忙了就讓貫仲跟她一起去買手爐、湯婆子這些。還有炭,前段時間正是買炭的好時機呢,葉家出了事又有了天花的事兒,也沒想起來買炭,現在去買肯定就貴了。算了,貴就貴點兒吧,誰叫這裏跟他們那兒不同呢,連個炕都沒有,隻能燒火、燒炭取暖了。
下晌珍兒買了湯婆子、手爐,由買了上等的銀霜炭一百斤,中等的炭二百斤,花了她將近八兩銀子。鋪子裏她留了兩個手爐,一個給貫仲、南星用,一個給曹葉氏,還給曹葉氏留了一個湯婆子,她一個人睡,晚上也未必能把被窩暖熱。至於貫仲跟南星,他們倆一起睡,說是晚上挺熱乎的,珍兒就沒給他們留湯婆子。
然後又給夏嬤嬤他們送了一個手爐、一個湯婆子去,就連炭也送了三十斤。
剩下的,兩家幫工一家五斤銀霜炭,十斤中等炭。王大娘跟錢大娘拿著炭,高興的直給珍兒道謝。她們從來都沒有用過這麼好的炭呢,家裏每年都買那種粗炭,一燒全是煙子,熏得人直流眼淚。
要送炭當然不能少了葉家,珍兒把炭送去,毛氏說什麼也不收,珍兒說了半天她才把炭給收了。這些天為了葉石韋父子、蔣氏他們,葉家的銀子都是流水一般的往外送,家裏最近也是有些捉襟見肘了,除了杜雲跟小茵陳,葉家其他人都沒有用炭,冷了也是在燒完飯以後,把灶裏的木材撿出來扔到烘爐裏,提個烘爐取暖。
至於杜雲,就葉老爺子問了一回,被毛氏幾句話給回了,葉老爺子也就沒管這事了。毛氏是杜雲正經的婆婆,鄉下人家雖說不需要媳婦在婆婆麵前立規矩,可也不能這樣在家裏發生餓了大事的時候躲回娘家的媳婦。
杜雲一直在娘家等著毛氏派人去接她回來,她想著不管怎麼樣,毛氏那麼愛麵子的人不可能連剛滿月的孫女都不管。可隻等了三四天都沒見到毛氏的影子,她這才覺得問題嚴重了,收拾了東西抱著小茵陳就回來了。
對於杜雲的回歸,毛氏一點異樣都沒有,就像之前杜雲她娘的事情沒有發生一樣,還是照常對她照顧有加,隻讓杜雲感激的同時更愧疚。
珍兒覺得毛氏的定力真好,也太過寬容了,後來發現毛氏再也不會跟杜雲說家裏的大事了,完全把杜雲當成客人一樣對待,讓杜雲開始反思,並積極投身到家裏,哄孩子之餘還爭著搶著做家裏的活兒,珍兒更佩服毛氏了。
秋天的田地裏要做的事兒不多,就是得鋤草,現在雖說草不多,很多也都死了,可是還有有些頑固的草需要人去鏟除的。
珍兒覺得她不能再什麼事兒都不做了,特別是自家後院那地裏的草莓,更要好好照料才是,也跟著拿著頭鋤草。
怕那些草莓秧附近還有生出的小芽,珍兒跟放假兩個人鋤草、施肥的時候,格外的注意,一畝多的地他倆硬是忙活了三四天才鋤完草、施了肥。
這一轉眼就到了十月十五,珍兒去寺裏給她爹娘燒完香以後,順便把虎子也給接回家了。他們初一十五休息兩天。
*****************************************************推薦一本很好看的書 書名,鳳回 書號:2790211 作者:易雪心
簡介:計劃落水,意外重生,彼時,母還在,兄未亡,青梅竹馬伴身旁. 鳳翎決心,以自己的雙手扭轉乾坤,大家一起幸福,隻到地久天荒.重活一世,她誓要操控命運的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