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喝了碗熱湯,珍兒就睡了。
天快黑的時候珍兒才醒,動了動身子,她明顯感覺到肚子沒之前那麼疼了,心裏頓時輕鬆起來。她以前疼可是疼好幾天的,沒想到現在身子好了,這個也跟著好了。
年前的時候格外忙碌,作坊漸漸進入正軌,做出來的糖也天天的增加。好在當初建地窖的時候建的夠大,甘蔗放進去了也還有空餘,裏麵照例放了些蔬菜等到過年的時候吃。
作坊裏做出來的糖都送到鋪子裏去賣了,年底備年貨,這個東西有條件的家庭都會買一些,炸油果、做湯圓都要用的。
同在一個村子,不可能什麼事都瞞著別人。不知道誰知道珍兒家的作坊開工了,還能製出糖來,村裏頓時轟動了。不少人沒事都跑到作坊周圍打轉,就連村長、裏正他們也來問了珍兒。
反正以後要在村子裏招工人的,珍兒也沒瞞著,除了她有方子的事瞞下了,其他都一五一十說了。
村裏人聽說珍兒是從楚州府請的師傅來做糖,羨慕完了以後,也沒別的想法。畢竟人家有錢,請得到人也是人家的本事,這別人要是誰有錢有本事,那也能去請呀!
不過也有人打著要去作坊做工的心思,天天往珍兒家跟葉家跑。
葉家現在也有了自己的鋪子,葉白芷、孫氏、葉白芨她們忙著做針線活,就連女工一般的胡氏也趁著冬天沒事做,跟著孫氏他們一起做些荷包在鋪子裏賣。而鋪子則是由葉蘇木管著的。
為了到時候不再發生糾紛,這回玲瓏繡莊是葉白芷她們二房自己出錢開起來的,葉蘇木是作為一個請的掌櫃在鋪子裏主持事情的。
當初說這個提議的時候,葉蘇木想也沒想就答應了。後來他準備私下跟胡氏解釋的時候,沒想到胡氏很通情達理,也沒有因為鋪子沒有他們一房的東西而不開心。
葉蘇木一直都跟著他爹下地做活,就算小時候生活在城裏,家裏也開著藥鋪,可他有爺爺還有三個叔叔,哪裏輪得到他掌事。後來回到村裏,對這些就更不懂了,再加上他是個老實的性子,讓人一看就覺得很誠懇。
這回他也是去學習的,他們家以後肯定會有自己的鋪子,他現在不學著如何打理,以後肯定會賠錢。
蔣氏眼看著大房二房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特別是她最看不起的二房,現在不僅有了自己的鋪子,每天還有不少媒婆過門來提親,就連葉白芷要招婿都有人願意,而葉白果卻沒人問津,想想就讓她有氣。
不管別人怎麼想,日子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葉蘇木要忙活繡莊的事,那收蘑菇就不能再指望他了。他給珍兒推薦了一個人,也是葉氏族裏的一個人,說來按輩分他跟葉蘇木年紀差不多,卻還要叫他一聲叔叔呢。珍兒去打聽了一下,那人叫葉安平,名聲到是不錯,也是個勤快的,珍兒就把這事交給他了。
村裏人都不富裕,要不然也不會很多孩子都沒上學堂。珍兒請葉安平幫著做事的消息一傳開,村裏頓時又炸開了鍋。不過這回熱鬧的不是珍兒家,而是葉安平家。好多人都羨慕他們的好運氣,有些刀子嘴的還說兩句酸話刺他們一下,不過葉安平一家到時表現的不錯。大家都是葉姓本家,算來算去都是一家人,他們就是嫉妒,更多的也是覺得珍兒識大體,還沒有忘本,知道要找自家人幫忙。這樣一想,很多人就安下心了,珍兒說作坊要找村裏人就一定會找。
年底了,一大堆的賬目也出來了,鋪子的收益,田地的收入,野味、蘑菇的收益,明年剩多少銀子,該怎麼打算……一大堆的事等著珍兒,她成天都拿著算盤劈裏啪啦的扒著,就連吳玲玉也被抓來做了幾天苦力。她這樣忙碌著,連虎子學堂放了假沒回來都沒發現。
“姐,姐,我回來了。”珍兒跟吳玲玉把最後的一筆賬本對完了,重新整理了一下,按照吳玲玉的法子又騰了一個賬本出來,剛放下筆,就聽到院子裏傳來虎子歡快的聲音。
珍兒一提裙擺,就高興的迎了出去,剛好跟衝進門的虎子撞了個滿懷。
**************************************************************
二更來襲,親們,求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