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9章 變卦(1 / 2)

第二天一早,袁中人就坐著自家的馬車來到珍兒家。

一想到要買地,毛氏跟葉七嬸也很重視,兩家人都早早的趕到珍兒家。

對於靠種地來生存的人,買田買地都是大事。特別是珍兒家、葉大伯家、葉七叔家這回合在一起,要買將近二十畝地,這讓村裏人驚訝的同時,也很羨慕。很多人家七八口人,隻能靠著兩畝三分地過活,日子過的緊巴巴的,哪裏還敢想賣地的事兒啊。

珍兒吃了早飯,就帶著木香出門了。木藍她們看到木筆能跟珍兒出門,小小的羨慕了一下,結果被簡月娘跟吳玲玉趁機教導了一番,三個小丫頭就收斂了心思,認真學規矩。

帶木香出門是有原因的。她規矩學的最好,人也最老實,來到家裏,也沒跟其他幾個小丫頭鬧矛盾,最主要的是,她還常常幫方海喂豬喂雞,讓他能騰出手去作坊裏做事。如果說喂家禽的是木藍或者木筆的話,珍兒倒是不怎麼驚訝,畢竟他們是鄉下姑娘,可是做這事的是木香,就不能不讓人讚歎她心思靈巧了。

一個才八歲的姑娘能做到這麼多事,連簡月娘都覺得她是一個可塑之才。

路上,葉七嬸一陣的不安,“這就是要去買地了?”五六畝地哩,別說他們家就隻有一個路遠,就是再多兩個小子,那也是在村裏是頭幾份了。

這兩年家裏事情多,有悲有喜的,經了這麼些事,毛氏倒是心態平和不少,她握住葉七嬸的手,道:“七弟妹,這下你可就要放心了,以後家裏再請兩個幫工,你跟老七兩個就在家裏數銀子就成,也能實實在在的當個地主婆。”

葉路遠最近正在說親,看到管仲、王越都是娶的城裏姑娘,葉七嬸也有些動心思,想給他說個城裏媳婦。葉路遠在景春堂做賬房,這是個好差事,而且說出去也有臉麵。這手藝以後還能傳給子孫後代,也免得子孫們以後還要跑回鄉下來種地。

葉路遠從小在村子裏長大,又跟著他爹到處去給人蓋房子,十裏八鄉都是認識他的,也知道葉七嬸人好,以後肯定不會刻薄兒媳,從葉路遠去景春堂做事,就有好多人動了心思,想要把自己閨女或者是親朋好友的閨女說給葉路遠,都被葉七叔以他還小給推了。現在眼看著葉白芷都成親了,葉七嬸這才坐不住,要給葉路遠說親呢。家裏一開始張羅,每天就有不少人上門打聽。

“我呀,也不知道這田地該不該買。”葉七嬸說著歎口氣,“你說我們家路遠,從小就跟個野孩子一樣,也定不下性子,要他去地裏做活就偷懶。後來也是仰仗著珍兒給他找了個好活計,能讓他去大鋪子裏做賬房,以後都不用在土裏刨食了,我這才心裏踏實點,這要不然就他的性子,我們老了這田地裏還不得長草啊。”

父母是對孩子認識最深刻的,葉路遠的性子從小就不定性,他喜歡做拿固定工錢的事,不願意操心,這種人,就是你說什麼他做什麼,你要讓他自己去想,他能把你給氣死。像他這樣的人,有怎麼會願意靠天吃飯呢?

“可他爹說,咱們家世代都是農民,這年頭,有什麼都抵不上田地讓人心裏踏實。以後他就是不回來種地,也能跟珍兒一樣,找幾個幫工,或者幹脆賃出去,這樣手裏也能有個貨。”葉七嬸歎了口氣,道。

毛氏聽了讚同的點點頭,“老七這話說的在理。路遠他們這麼大的孩子懂什麼呀,手裏有多少錢都能給敗的完,還是田地踏實,怎麼說手裏也能留個安生立命的東西。”

葉七嬸本來心裏還有些猶豫,聽毛氏這麼一說,她心裏那點兒猶豫一下子就消散了,也覺得應該買田地。反正他們家路遠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家裏攢的那些個銀子還不如買了地捏在手裏。

馬車到了莊子的時候,遠遠的就能看到不少人在地裏轉悠。看來這田地一天不賣完,這裏就又不少人來相看。

昨天已經說好了價錢跟田地的位置,珍兒他們也是帶了足夠的錢來的,本來還以為會很快就辦完手續,沒想到還是橫生了枝節。

“莊頭,你們這樣做事可就不講道義了,我們明明昨天已經說好了,那十九畝田賣給我們,連價錢都談好了,怎麼才一天你就變卦了?你今天無論如何一定要給我一個說法。”葉大伯猛拍了一下桌子,屋裏的人聽的心裏都一震。

那莊頭也自知理虧,本來看葉大伯他們都是地道的農民,還想用人多這項來壓他一下的,卻沒想到他也有脾氣,還沒等他話說完就發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