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3章 猜測(2 / 2)

不少人還想趁機落盡下石,最後都被人攔住了。攔住的就是當初的太子,當今聖上。要不是因為趙老爺子直言敢諫,他的太子之位早就保不住,他心裏也是記著這份情的。隻不過先皇已經說了不能入朝為官,他想格外開恩也不行,隻好從旁相助了。一直也都有暗中相助趙山長的書院跟趙二叔的生意。這些大家都知道,隻不過不好過到明麵上罷了。誰知道消停了十幾年,現在又有人盯上趙家了,一下手就是通敵叛國這種滅族的大罪名。

這次趙家女眷跟趙二叔一家,甚至是趙氏族人能逃過一劫,明麵上是程世子求了情,可誰都知道,沒有聖上的示意跟格外開恩,他們怎麼會躲過一劫?

趙老夫人明顯比趙二叔看得開得多:“人走茶涼,人還沒走茶就涼了的不知道多少,咱們家跟那些人家比起來,不知道好了多少。”

這一說,趙二叔就沉默了。這些年說是不許他們進京城,可他做生意的,哪兒會把京城那個寶地給避過。這些年偷偷摸摸進京不知道多少回,也親眼看到不少簪纓世家一夕之間家破人亡,三五個月、一兩年之後,很多人都忘了曾經輝煌的那一家人。相比起他們,趙家真的是好太多了。雖說離了京城,可是在外麵也沒遇到多少刁難,特別是聖上繼位以後,或多或少對趙家的照顧,這讓很多人都揣摩著聖意,不敢對趙家打歪主意,他們才能平安至今,榮光至今。

“娘,你看現在他們又做這些小動作,為的是什麼?”趙二叔問道。趙老夫人雖說是個女眷,可是殺伐決斷絕不輸男兒,當年就是靠她一個人撐起了整個趙家,才不至於讓趙家垮了的。

趙老夫人看了看珍兒,問道:“珍兒說說你的想法。”

珍兒抬頭看看趙老夫人,又看看趙二叔,有些猶豫不知道怎麼開口。她對趙家之前的事了解的不多,趙暘銘嘴上說著不介意,心裏也還是介懷的。他祖父早早的走了,跟這事還是有關的。

“別害怕,直說就成,都是一家人,怕什麼。”趙老夫人安慰她。

珍兒咬咬唇:“那我說說我的想法,說的不對祖母跟二叔不要笑話。”說完就說道:“我覺得這件事可能沒那麼複雜。程世子信上也說了,這事之前一點兒風聲都沒有,遼東知府遞上奏折,當時朝廷也是一片嘩然,很多人還很懵懂沒搞清楚狀況,後來才有人出來彈劾父親跟暘銘,說是他們懷恨在心,這才通敵叛國。這不想是計劃好的,倒像是臨時出了這事,然後才有人趁機踩上一腳的。我覺得事情的源頭還是在遼東。那批貨被截住的地方。”

趙家生意做的大,最掙錢的地方都有趙家的身影。那遼東趙二叔為了打通關節也去過,甚至關外的那些地方他也有涉足。說是有違禁物品,說是通敵叛國,這罪名一聽就不能成立。現在之所以弄成這樣,還是因為踩上一腳的人太多,再加上趙家朝廷沒有說得上話的人。

趙老夫人不置可否,轉頭看向趙二叔:“你看呢?”

趙二叔也拿不定趙老夫人是什麼意思,心裏琢磨片刻,有些不確定的道:“娘,我記得,遼東知府姓許,是大嫂娘家大嫂的妹妹的夫家。”

這關係雖然有些亂,但是盤根錯節下來,也算是牽得上線。

遼東知府姓許,他妻子姓馬,是馬伯良的親姑姑。馬伯良是楊婉琳的表哥,從小還跟趙暘銘在一起玩過,也曾來過趙家,老夫人、趙二叔他們都還給過見麵禮的。

“這才幾年,馬家也繁盛了。”趙老夫人感歎了一句。

趙二叔心裏一震。老夫人不是無緣無故感慨這一句,那就是說她也讚同珍兒的話,這事的源頭還在許家跟馬家身上?

“娘,我這就去收拾行囊去遼東,我倒是想看看,到底我們趙家有什麼地方對不起他們馬家跟許家,要讓他們這麼陰我們。”趙二叔恨聲道。

趙老夫人也不阻止,叮囑道:“路上小心。天冷路滑,不用太趕,小心為上。”

趙二叔點頭,出門安排去了。

“西霞院那邊怎麼樣?”趙老夫人問道,話音剛落,就有丫鬟進來稟報:“老夫人,剛剛大夫人要了馬車,說是要跟表小姐出城外寺裏上香,吃齋念佛為大老爺跟大少爺祈福,管家來問這馬車要不要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