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探秘未知的世界(37)(1 / 2)

有一則消息說,加拿大維尼培克市的教會牧師在海難發生的當天,做了一個“泰坦尼克”撞上冰山沉沒的夢,當巨輪傾斜漸漸沉沒的時候,甲板上響起了讚美詩……當晚,禮拜結束的時候,他把夢告訴了在場的人,當場,所有的教徒都為這艘當時還不曾遇險的巨輪唱了讚美詩。幾個小時以後,“泰坦尼克”不幸在讚美詩《秋天》的旋律中淒然沉沒。

還有一則消息說,船上裝載著一具從埃及古墓中發掘出來的石棺,石棺裏躺著一位沉睡了幾千年的女祭司的木乃伊。石棺上刻著這樣的咒語:

“凡是碰到這具石棺的人,都會遭難。”石棺在英國展出的時候,考古學家曾接二連三地不明不白地死去,致使英國博物館不得不停止展覽。10年後,英國博物館把這具不祥的石棺和木乃伊賣給了美國的一位富豪,這艘船正好承擔了運送這具石棺和木乃伊的任務。

人們認為,是埃及祭司的詛咒,使這艘巨輪遭到了厄運。

《徒勞無功》

不過,在所有傳聞中,最能取得公認的是一部出版於14年前的小說。

1898年,英國作家摩根·羅伯遜在紐約出版了一部名為《徒勞無功》的小說。小說的主要內容是:一艘超豪華巨輪—被譽為永不沉沒的大船,滿載著富翁闊佬,從英國首航美國,不幸在大西洋撞到冰山沉沒,由於這艘巨輪沒有配備足夠的救生艇和救生用具,絕大部分乘員不幸罹難,死亡人數達2000人……在巨輪即將沉沒的一二個小時裏,人們不隻是目睹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悲劇,同時也目睹了在麵臨生死考驗時的形形色色的眾生相……在英國這樣一個航海題材豐富的國度裏,這部小說並沒有引起人們的興趣,小說出版後不久就被人遺忘了。但是,“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使人們記起了這部小說,人們重讀這部小說時,發現小說中所描寫的情節同現實中的海難幾乎一模一樣。羅伯遜一夜成名,《徒勞無功》立即成為公眾注目的焦點,並且被譽為“一個世紀以來最令人驚異的預言小說”。

按理說,這下子羅伯遜該時來運轉、大出風頭了,然而事與願違,羅伯遜得到的不是榮譽和獎勵,而是沉重的良心負擔。數以百計的孤兒寡母指責他:是他的惡毒的詛咒,才使他們的親人遭遇災難。正因為如此,“泰坦尼克”沉沒後,盡管羅伯遜聲名鵲起,這部近乎寫實的長篇小說卻沒有能夠再版。

更令人驚駭的是,就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後不久,遠在美國新澤西州阿多蘭迪市的摩根·羅伯遜舉槍自殺了。他是否因為“泰坦尼克”號沉沒自責過深才尋此短見,人們不得而知。

是因為小說中的情節與現實過於酷似,在冥冥中造成了“泰坦尼克”號的災難呢?還是純屬巧合?沒有人能夠知道謎底。

“泰坦尼克”後話

“泰坦尼克”號沉沒的真正原因,一直是人們探索的焦點。

最近,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學者羅伯特·埃森亥福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論斷:“泰坦尼克”的燃料儲備間,也就是煤倉裏的一處隱燃火,是導致這艘豪華巨輪沉睡海底的罪魁禍首。

他認為,煤倉中出現隱燃火在當時的蒸汽船中是個很普遍的問題,徹底解決有難度,而且也不影響正常航行。一般的處理辦法是,提高向動力鍋爐添煤的頻率,這樣做一方麵能迅速縮小煤堆體積,另一方麵能夠讓被隱燃火點燃的煤塊盡快進入鍋爐,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以保持整個煤倉的安全。

事故發生當天,“泰坦尼克”號所在的海域上空沒有月亮,漆黑一片,能見度極差。而且瞭望台上的兩名監望員手上又沒有雙筒望遠鏡(船出發時忘了帶上船),這就大大影響了他們的觀察效果。當夜海水平靜無波,也給監望員造成了平安無事的錯覺。當他們發現眼前的冰山時,距離隻有400米了。當時如果立即減速,即使撞上冰山受損也絕不會沉沒。

根據英國當年的海事記錄,“泰坦尼克”確曾報告過隱火事故,為此,火控組曾在英國南安普敦和法國瑟堡港口出現過,但不知為什麼沒有為它滅火。帶著隱燃火的“泰坦尼克”號繼續向前,燃料儲備間的工人則按照老辦法,一個勁地向鍋爐裏添煤,這使得鍋爐裏的蒸汽量大量增加,“泰坦尼克”號的航行速度驟然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