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電力市場化水平與政府監管力度的平衡——中美電力改革比較分析(1 / 3)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電力體製改革。我國正在實施的電力改革將對我國電力發展起到什麼影響?在電力體製改革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如何避免出現失誤?為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分析比較了中美八家電力業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分析比較了中美電力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我們選擇四家美國電力業上市公司,即美國電力公司、美國第一能源公司、愛迪生國際公司和美國得克薩斯公用事業公司;選擇四家中國電力業上市公司,即華能國際、粵電力、長江電力和西昌電力。

美國得克薩斯公用事業公司(TXU)是一家大型能源跨國公司,其業務伸展到北美和澳大利亞,有100多年的曆史,2003年資產總額達到310億美元,擁有19 000兆瓦的發電機組,主要靠煤、天然氣、燃油、核能和風能發電。

愛迪生國際公司(Edison International)的業務包括電力生產和電力輸配,其子公司———南加利福尼亞愛迪生公司是總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

美國第一能源公司(First Energy),是美國第五大電力公司,總部設在俄亥俄州,業務包括電力生產、電力輸送分配、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生產、天然氣的輸送和營銷、能源管理以及其他與能源相關的服務。

美國電力公司(American Electricity)是美國最大的發電公司,也是美國最大的電力公用事業公司之一,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共擁有42 000兆瓦的發電機組。

華能國際是中國最大的電力上市公司,經營火力發電,2003年公司總資產超過532億元人民幣,淨裝機容量達15 936兆瓦。

長江電力是中國最大的水電上市公司,主要利用三峽水力發電,2003年公司總資產為296 。 17億元人民幣,裝機容量為5 515兆瓦,發電量為206 。 37億千瓦時。

粵電力是廣東省一家大型電力上市公司,經營火力發電,2003年公司資產總額近125億元人民幣,已投產發電裝機容量達3 150兆瓦,2003年完成發電量190 。 57億千瓦時。

西昌電力是四川省一家中小型電力上市公司,經營水力發電,2003年公司資產總額約15 。 07億元人民幣,裝機容量為101兆瓦,2003年發電量近4 。 7億千瓦時。

一、中美電力業上市公司財務實力比較

比較中美電力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我們發現中國電力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普遍高於美國同行。從2001~2003年,中國電力業上市公司的最高毛利率達到71%(2003年長江電力),最低毛利率是33 。 09%(2002年華能國際);而美國電力業上市公司最高毛利率達到55 。 71%(2001年愛迪生國際),最低毛利率是 7 。 84%(2002年得克薩斯公用事業公司)。從2001~2003年,中國電力業上市公司的最高銷售淨利率達到44%(2003年長江電力),最低銷售淨利率是13 。 82%(2002年西昌電力);而美國電力業上市公司最高銷售淨利率達到9 。 38%(2002年愛迪生國際),2002年美國電力公司和得克薩斯公用事業公司虧損。美國電力業上市公司最高銷售淨利率9 。 38%(2002年愛迪生國際)比中國同行業最低銷售淨利率13 。 82%(2002年西昌電力)低不到5個百分點。

美國電力業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普遍遠遠大於中國同行。從2001~2003年,中國電力業上市公司的最高資產總額達到533億元人民幣(2003年華能電力),最低資產總額是 8 。 57億元人民幣(2001年西昌電力);而美國電力業上市公司最高資產總額達到3 503億元人民幣(2001年得克薩斯公用事業公司),最低資產總額是2 599億元人民幣(2002年得克薩斯公用事業公司)。美國電力業上市公司最低資產總額2 599億元人民幣(2002年得克薩斯公用事業公司)是中國同行業最高資產總額533億元人民幣(2003年華能電力)的近5倍。

美國電力業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明顯高於中國同行業。從2001~2002年,中國電力業上市公司的最高資產負債率達到63 。 29%(2001年西昌電力),最低資產負債率是14%(2002年長江電力);而美國電力業上市公司最高資產負債率達到86 。 54%(2001年愛迪生國際),最低資產負債率是38 。 79%(2001年第一能源公司)。

在資產規模、盈利能力和債務負擔等方麵,中美電力業上市公司都出現了巨大差異。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差異?中美兩國正在進行的電力改革對這些差異將產生什麼影響?通過分析比較中美兩國電力改革的政策措施,我們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二、美國電力體製改革的經驗教訓

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開始進行電力體製改革。2002年中國開始進行電力體製改革。

美國的電力改革有成功之處,也有失敗的教訓。我國電力改革剛剛開始,改革的效果和影響尚未顯現出來。分析對比中美兩國電力改革的政策和措施,以及美國電力改革過程中出現的經驗教訓,對於我國順利進行電力改革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1. 美國電力改革政策措施

美國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電力工業。在美國電力改革前,美國的電力工業采取聯邦和州政府雙層管理模式,實行多部門管理體製,美國政府對電力工業的管製是相當嚴格的。

在投資體製上,美國政府隻允許擁有電網的公司投資建供電廠,不允許電力公司以外的投資者投資。在管理模式方麵,公用電力公司采取垂直管理,電網不對外開放,在電價機製上不鼓勵市場競爭定價。這種電力管理體製成為美國電力行業形成自然壟斷的溫床。美國的電力公司從發電、輸電、配電到售電進行垂直壟斷經營。電力公司為獲取壟斷利潤,再加上石油、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美國各地的電價一漲再漲。

為了打破美國電力行業的壟斷,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政府開始了旨在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機製的電力改革。

在發電領域,美國政府打破原來的投資限製,允許電力公司以外的投資者建發電廠,實行電力工業投資主體多元化。在這一政策的激勵下,美國獨立發電商迅速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