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世子,您的意思是想讓他們種……”劉巴一邊說,一邊指著桌子上的那些東西。
看來還是劉巴和我在一起的時間久了,能明白我的意思。
聽了劉巴的話後,我點了點頭。
眾人見我點頭後,紛紛有難以相信和疑問的眼光看了看身邊的人。
看著屋裏眾人的表情,我就明白了他們的是什麼:種這些東西,能成嗎?我們道是見過這些東西,可那些百姓就沒多少見過了,沒見過就更談不上種過了,這能行嗎?
於是我笑了笑,對他們說道:“你們有什麼疑問嗎?”
“世子,讓百姓種這些東西能行嗎?這些東西當中他們有很多都是沒有見過呀,要讓他們種這些恐怕他們不太……”一向穩重的江陽太守劉邕2忍不住站起來說道。
見連一向穩重的劉邕都站了起來,我知道要不把他們幾個給說通了那向下就更難了,“南和呀!你說要是有人指導你、教你種植這些東西,而且這些東西種出來之後,官府負責收購。你願意種嗎?”
“回世子,要是有人指導、種出來之後官府要,那邕就願意,而且還有把握把它……難道,世子您的意思是……”終於明白了。
“收購……貿易交換!”蔣琬這時也叫道。
“恩!我想把去年在南方幾個郡種植的花椒、辣椒、生薑、蜀黍這些東西要向蜀中幾個郡推廣,當然我們也要從南邊的幾個郡中抽調一些人來蜀中指導蜀中的百姓種植這些。”
“世子,這些東西在蜀中能種植嗎?這些可是南方出產的……”
“孫德(李福)放心,這些東西在蜀中種植應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可屬下還有些是擔心……”
能種植不?當然是沒問題了,這些東西很多在北方都能種植,何況是在蜀中了。不過這些可不能告訴他們,否則,要把他們給嚇著。我可不想這麼做。我隻能是:“孫德啊!這些東西在蜀中種植沒什麼好擔心的,隻是我們要做好今年沒什麼大的收成的準備而已。不過就算沒什麼收成也沒什麼,畢竟這些還不是我們現在主要種植的。就算全沒收成你們也不要擔心明年我蜀中的百姓受餓。”
“世子,您的意思是……”
“這個你們到時就知道了。雖然要在蜀中等地推廣了種植這些新的東西,但真正能種植到這些東西的畢竟隻是少數百姓,可更多的百姓怎麼辦呢?我看一、是讓他們開墾土地,用來種植稻、麥、麻、禾這些;雖然我們這裏和北方有一定的不同,但還是能有收成的。二、是在邊境地區將部分原來由軍隊開墾出來的土地分給附近的百姓種植,這樣不就是又少了一部分種子了嗎?”
“恩!要是按世子開始說的這麼辦的話,那算下來我們今年就隻需要增加新開墾土地的百姓他們的那部分種子了,那就相當於隻增加了不到五成的種子數量。隻要他們……那今年的收成還是有的。”作為主管農業工作的劉巴看事情就是和其他人不一樣。
“世子,可那些不是農民的百姓怎麼辦呢?我們總不能讓他們也……”一直坐在那“旁聽”的秦宓開口問道。
“子敕(秦宓)這個問的好,的確並不是全部來我荊、益的百姓都是能耕地的農民,這個問題……”我一邊說,一邊將頭轉向了劉巴。
“世子,這個問題不難解決,我們隻要知道這些百姓來我們這裏之前幹的是什麼,然後在將他們……畢竟我們需要的是……”
“世子,這個勸說……”
“恩!勸說是個問題,你們要告訴下麵的人,勸說百姓種植隻能……而不能……否則……還有,我們要製定一個……”
“世子,這件事情,屬下已經在開始……”
最後會議決定在雲南等地大麵積種植花椒、辣椒、水稻等作物,在成都周圍推廣種植生薑、水稻、辣椒、高梁(蜀黍),而在在西北、漢中推廣種植小麥、麻、桑,在荊州種植生薑、水稻、麻、桑等,總之在荊、益兩地進行多重種植。同時製定相應的規定、法則。
附:1、呂凱,字季平,永昌不韋人,雲南太守。
2、劉邕字南和,義陽人也。隨先主入蜀。益州既定,為江陽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