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小偷到一家去偷東西,他們把牆掏了個洞。一個小偷進去,另一個小偷在外麵望風。這家老鼠多,常常白天黑夜在牆洞裏鑽來鑽去。這天晚上,兩口子還沒睡著,女人借著月光看見從牆洞裏鑽進一隻老鼠來,她推推男人說:“你看,進來了一個。”這一說,把進屋的小偷嚇壞了,以為屋裏的人看見了他,便慌裏慌張地鑽出去,對門外的小偷說:“這屋裏的女人好厲害,我剛進去她就看見了,嚇得我趕忙出來。”那個小偷不相信地說:“是她說夢話吧,來,我倆一塊進去試試。”說罷,兩個小偷一起鑽了進去。正巧,有兩隻老鼠也從牆洞鑽進來,那女人又推推男人說:“你看,進來兩個,快起來把它倆捉住。”兩個小偷一聽,像嚇掉魂一樣,急急忙忙爬了出來。聽屋裏男的說:“看到進來了,怎麼一下子又不見了呢?”女人說:“是不是又出去了。”男人說:“今晚上非捉住不可。”兩個小偷一聽,拔腿就跑了。
第二天,兩個小偷想看看那個厲害的女人昨夜是不是真的看見它們了。就挑著一擔紅薯到這家門前叫賣。這家兩口子正在地裏犁田,牛把跑繩拉斷了,男人就叫女人回家拿根繩子來。
女人回到家,看到門口坐著兩個人,守著一擔籮筐賣紅薯,就在紅薯筐裏挑來挑去,拿出兩個象老鼠一樣的紅薯。男人在地裏等不及,跑回來催她。女人看見男人來了,便舉著紅薯跟男人說:“你看,這多像昨晚那兩個。”小偷一聽,更嚇得不得了。男人又焦急要牛繩說:“你還不把繩子拿出來!”小偷聽說拿繩子來,以為要捆他倆,丟下一擔紅薯逃走了。
不怕死的就出來吧
從前,有個叫老倔的人開了個客店。這天,來了個客人,問:“這是店呀?”老倔一翻白眼,答:“不是店還是劍呀!”
客人買了個包子,說:
“怎麼這麼點兒呢?”老倔瞪著眼說:“糞堆大,你吃嗎?”
客人咬了一口包子,又說:“這餡裏牛肉可不多呀!”
老倔氣呼呼地說:“你一口吃出條牛來不撐死你啦!”
客人說:“這說話怎麼這麼倔呀?”老倔鐵青著臉說:
“這是好的,要碰上俺哥哥,不頂你個跟頭才怪哩!”
客人說:“那誰還住你的店呀?”老倔擰著脖子說:“有不怕死的就來吧!”
客人走了。沒過多久,客店就倒閉了。
個個都受傷
有個愛做詩的人,家裏請了一個廚師。廚師燒菜總要揩些油。主人雖然知道,但也無可奈何。一天,主人買了醬肉,他怕廚師揩油,便自己切了,詳記其數,一共三十二塊,然後交到廚房,關照加點佐料。暗想:這樣一來,大約不會損失了。準知拿上來吃時,大吃一驚,雖然還是三十二塊,分量卻大減。仔細一查,每塊都有暗傷。於是做起詩來:
“出兵三十二,收兵十六雙,點兵兵不少,個個都受傷。”
打岔
有個老漢耳朵不好使,這天他正在揚場,忽然風停了,他埋怨說:“唉!揚場沒有風。”這句話給一個放羊的聽到了。這個放羊的也耳背,聽了這句話他生氣地說:“我的羊明明在吃草,咋說羊吃你的蔥!”二人就你一句我一句吵開了。這時候過來一個打獵的,身上背著弓箭,聽見他倆吵架,就上去勸解。這個說:“我說的揚場沒有風。”那個講:
“你明明說我羊吃了你的蔥。”誰曉得這個獵人的耳朵也是打了七折的,他倆一說,他也吵開了:“我好心來勸解,你們還要折斷我的弓!”三人正吵的不可開交,縣官打這兒路過,便把他們叫到跟前,問是什麼事。真是遇的巧,這個縣官的耳朵聽起話來也是個“三分真”。這三人話一落,他把轎門一拍說:“你們好大的膽子!本縣我上任才三天,你們就罵我糊塗官不清。每人各打二十板,看你們誰還敢在背後說我的壞話。”
請客
有個姓孫的秀才,在大街上碰見了薑、黃、秦三位老朋友。久別重逢,分外喜悅,四人決定到酒館裏吃午飯。
可是由誰來請客呢?原來這四個人都愛占小便宜。這時孫秀才提議說:“我們四人在酒席上用自己的姓做句子的開頭,各說一句俗話,誰能與小菜或盤數對上的話,誰先下筷,對不上的就付錢。”大家齊聲讚同。
菜上來了,是七菜一湯。姓薑的清了清喉嚨,首先開口道:“我姓薑,薑太公釣魚。”說完,用筷子夾起一條全魚往自己麵前一放。眾人沒有什麼可說。接著,姓黃的說:
“我姓黃,黃鼠狼拖雞。”說完,把一盆全雞端到自己身邊。眾人也沒有可說的。
這時姓秦的說了:“我姓秦,秦始皇並吞六國。”說完,把剩下的六隻菜全部攬到自己身邊。
孫秀才看到這情景,驚得發呆,他臉色紅一陣,白一陣。
心裏想:你們這樣厲害,我也不讓你們愉快。他皺了皺眉頭說:“我姓孫,孫悟空大鬧天宮。”話未落音,就站起來掀翻了桌麵。
就這樣,四秀才的這次宴會不歡而散。
蹬到床下去了
有一天,父親寫了一個被子的“被”字,問兒子這是什麼字?兒子左看右看不認識,父親提示說:“你床上是什麼?”
兒子眼珠一轉答道:“蘆席。”父親又提示:“蘆席上麵是什麼?”兒子答“褥子。”父親大聲說:“你再想想褥子上麵是什麼?”“單子。”父親火了,打了兒子一巴掌,氣惱地說:“你難道睡覺不蓋被子?”兒子哭著說:
“蓋是蓋著的,因為我睡覺不老實,腳一蹬一蹬地把被子就蹬到床下去了。
指指就行了
有三個老頭兒坐在一塊兒閑聊。李老頭說:“我二斤香油吃了一年,昨天才吃完。”王老頭說:
“我一斤香油吃了一年,還有半斤,還能再吃一年。”張老頭兒年紀稍大一些,帶著教訓的口吻說:“你們也太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