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眨眨眼說:“老爺,今天關秧門,穀神娘娘要下凡,我們個個餓得皮黃骨瘦,不好見娘娘,想打扮一下也沒鏡子,剛巧這稀湯湯照見人影,就趁便收拾一下。”

蔣老統無話可答,扭頭往田裏一看,火冒三丈:“趙成,你們栽了是什麼秧?有東倒西歪,有的根根朝天,這怎麼成?”

趙成說:“老爺,這陣晌午了,你才送來這稀湯湯早飯,我們餓了,這秧苗更餓昏了,頭重腳輕,哪能不跌得東倒西歪腳朝天?”

一物變三物

三個秀才暗地相約,想要出艾玉的醜,便對艾玉說:“我們來說一句七字詩,要說出一物變三物,說不出來就給錢。”

艾玉說:“好,你們先說吧!”

第一個秀才說:“穀子出糠糠出米。”

第二個秀才說:“棉花紡線線織布。”

第三個秀才說:“木柴燒炭炭成灰。”

三人說完,都盯著艾玉,艾玉笑笑,指著三個秀才說:

“我爹生我我生你!”

三個姑爺拜年

從前有個地主,他的三個女兒都出嫁了。過年時,三個姑爺都來給嶽父拜年。

吃飯時,隻端上了三塊肉。他們的嶽父說:“誰做一首詩,誰就吃一塊肉。”大姑爺搶先說:“拜年我開頭,先作詩一首。二八一十六,我先夾塊肉。”說完夾起一塊肉放進嘴裏。

二姑爺接著說:“作詩不用誇,說來是一家。二九一十八,兩塊一起夾。”把剩下的兩塊肉都放進嘴裏。三姑爺非常生氣,於是也作了一首:“二位姐夫真沒樣兒,你們吃肉我喝湯兒。”端起碗,把剩下的肉湯兒喝了個幹淨。

鳥語

阿凡提誇耀自己說:“我懂得鳥語。”

這話讓皇帝聽到了。皇帝就帶著阿凡提去打獵。走著走著,碰到了一座塌毀了的破土牆。皇帝在土牆下聽到一隻貓頭鷹在“咕咕”的叫,就問阿凡提:

“你聽它在說什麼呢?”

“它這樣說呢,”阿凡提回答,“如果皇帝還是這樣往下壓榨,不久他的國家就要跟我的老窩一樣了。”

三、恢諧部

左馬右盧

據《玉劍尊聞》載,明代名臣李東陽生性詼諧,對無恥之徒常予以嘲諷。焦芸麵黑而長,聽說李東陽會相麵,便登門求為其看相。李東陽裝模作樣地看了半天,然後一本正經地對他說:“你的麵相不錯,左邊很像馬尚書,右邊又像盧侍郎,將來一定能夠高中。”焦芒聽了非常高興,過了好久才明白是被李東陽戲弄了:左“馬”右“盧”是個“驢”

(繁體為驢,右半邊為盧的繁體)字,說他長了一張驢臉。

焦芒後攀附奸宦劉謹,竟然登閣拜相。

五、更頭場

明朝萬曆年間,科考多有弊端,有財勢的人常花重金買題,得以考中舉人。優人演出之機,對此予以譏諷。如有扮作專門賣公雞的,高叫:“我有一隻雞,賣價一千兩。”人們問此雞為何這麼貴?回答說:“它會五更啼啊!”“更”舊讀音同“經”,諧《五經》題。又有扮作賣豬肉的,說他的豬比象還大,光豬頭、豬腸、豬蹄就要價一千兩。以頭、腸、蹄諧音“頭場題”,即初場的考試題。考官及行賄而得中者聽了,皆麵紅耳赤。

傾國傾城

錢謙益為明萬曆進士,後官至禮部尚書。清兵南下,他與妻柳如是戎服佩刀,效清師裝束,率先恭迎,為人所不齒。

時有一老者,用手中之杖叩擊帽,口誦《西廂記》句雲:“我是個多愁多病身,打你這傾國傾城貌。”(《漢書·孝武李夫人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後用“傾國傾城”形容絕色女子。)老者引此語,以“帽”諧“貌”,意指錢謙益投降變節,亡國亡城,語含譏諷,見者都暗自發笑。

讀的書多

張鳳翼,字伯起,明嘉靖舉人,好填詞,曾作《紅拂記》等傳奇,有聲於時,他曾刻印過《文選纂注》一書。有位文人驚其名不符實而問:

“既然書名為《文選》,內中怎麼又有詩歌?”張鳳翼說:“這是昭明太子蕭統編的,與我無關。”那位文人又問:“昭明太子在哪裏?”張鳳翼生氣地說:“已經死了。”文人歎道:“既然死了,就不追究了。”張鳳翼笑著說:“即使不死,也難以追究,因為他讀的書多。”譏諷對方讀書甚少,連《文選》的體例也不懂。

並無蘇軾

嘉靖年間,丹陽薑寶以翰林身份出任四川督學。他路經湖北時,眾官員在黃鶴樓上設宴款待。有個名叫汪道昆的大咧咧地說:“四川人蘇軾,文章不通,如此秀才,應列為劣等。”在座者聽了都十分驚愕,薑寶不好當眾說破,含糊答應。過了幾天,人們為薑寶餞行,汪道昆老話重提。薑寶笑著說:“我已查過,秀才中並無蘇軾其人,想必是害怕了,不敢來應考。”薑寶此話引起哄堂大笑,眾人皆譏諷汪道昆不學無術,汪卻不以為恥。

六、千兵散

朱永是明代皇族,封保國公。

他曾私自役使二千士兵為自己修建府宅。阿醜對此極為不滿,在一次宴會上,扮作儒生模樣,搖頭晃腦地吟詩道:“六千兵散楚歌聲。”用西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夜聞四麵楚歌事。另一伶人當即反駁說:“應是八千兵散。”指項羽所帶江東子弟八千。阿醜堅持說是六千,兩人爭執不已。後阿醜告之:“那二千士兵在保國公家蓋房哩!”憲宗密遣太監調查核實,保國公即撤工。

公道難行

明憲宗成化末年,政紀鬆馳,官場腐敗,阿醜有意諷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