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一座廟,他進去向菩薩磕頭說:“菩薩保佑,保佑我今天收一錠銀子,撿一錠銀子。”
這時,來了一個農民,挨著財主身邊跪下,磕頭說:“菩薩保佑,保佑我今天掙一錠銀子,丟一錠銀子。”
財主聽了,覺得奇怪,說:“你這種人怎麼講這種怪話?”
那農民不屑一顧說:“我不丟銀子,你到哪裏去拾銀子?”
猜燈謎
從前,有一個人在十字大街擺了個燈謎攤。在一張桌子的兩旁各豎一根竹竿,一根掛著一個小孩的臉譜,一根掛著一千文錢,中間懸著一個橫額,上邊寫道:“以左右二物為謎麵猜一俗語,猜中者以一千文錢相贈。”觀眾圍得裏三層外三層,紛紛猜議,但都沒有猜中。忽然,一個當官模樣的人走來,吆喝眾人閃開,徑直走向謎攤。隻見他二話沒說,伸手將掛著的一千文錢取下,轉身便走。眾人見他那蠻橫的樣子,都紛紛抱不平:“哼,沒本事猜,倒把錢拿走了!”誰知,設謎攤的主人卻笑著向眾人解釋說:“諸位,你們誤會了,他猜中了,謎底就是‘要錢不要臉’。”
汗到哪裏去了
大熱天,一個富翁躺在大廳時乘涼,可是身上的汗水還是流個不停。他便喚仆人來替他打扇。仆人拿著一把大扇子,替他扇了一陣後,富翁馬上覺得涼爽起來,他摸摸身上的汗水已經沒有了。很奇怪地嘟囔著說:“咦!汗到哪裏去了?
仆人揩著滿頭黃豆似的汗珠說:“老爺,你的汗都跑到我身上來啦!”
十二壇鹹菜
有個蘇州知縣要離任了,把搜刮得來的金子,裝在十二個壇子裏,用泥封了壇口,貼上“蘇州特產鹹菜”的封條。深知他的行徑的上司來為他送行,指著壇子問:“你怎麼帶這麼多鹹菜?”他趕忙回答:“家父最愛吃蘇州鹹菜,所以我特意給帶上十二壇。”
上司一聽說:“我在家鄉的老婆,也最愛吃蘇州鹹菜,正苦於買不到,你既然能買到,能否把這些先送給我,你再另買十二壇帶回去吧。”他一聽,哭笑不得,目瞪口呆。
悼亡詩
秀才、富商、和尚,以及肉莊老板,四人同嫖一妓。妓忽身死,四人同來作吊。秀才發起曰:“我四人惜玉憐香,可稱同誌,何不合作悼亡詩一首,以慰芳魂。”富商等稱是。秀才道:“我們聯句罷!我先來說第一句:‘一點香魂墮玉樓’。”富商接吟道:“萬斛明珠何處求?”和尚續道:“阿彌陀佛西方去。”那肉莊老板,目不識丁,要他收句,他哪裏會作詩,隻得說道:“我的肉來我的油。”
怕什麼
從前,有個縣官裝斯文,不懂作畫,卻充當起畫師來。
有一次,他畫了一隻老虎,掛在牆上,非常得意。這時,一個差役走過,縣官問道:“你看我這畫畫的是什麼?”善於奉承主子的差役看了雖然畫得像貓,還是一股勁地連聲讚道:
“好畫!好畫!跟活虎一模一樣。”縣官一聽,眉開眼笑,當即賞給他十兩白銀。
第二天,另一個差役經過這裏,縣官又問:“你看我這畫畫的是什麼?”老實的差役說:“是貓,我的老爺。”縣官一聽,火冒三丈。
差役一看,心裏一驚,說:“老爺,我說的是老實話呀!”縣官喝道:
“豈有此理!竟敢把老爺我畫的老虎說成是貓,該當何罪?來人,打他四十大板!”
第三天,縣官又問第三個差役。這個差役頓了頓說:“老爺,我不敢說。”縣官說:“你怕什麼?”“我怕老爺。”縣官說:“那老爺我怕什麼?”老爺怕皇上。”“皇上怕什麼?”“皇上怕老天。”“老天怕什麼?”“老天怕雲。”“雲怕什麼?”“雲怕風。”“風怕什麼?”風怕牆。”“牆怕什麼?”“牆怕老鼠。”“老鼠怕什麼?”“老鼠什麼都不怕,就怕老爺這幅畫。”縣官聽了直氣得目瞪口呆。
天下第一才子
有一個懷才不遇的窮秀才,在自家門上掛上了一個匾,寫了“天下第一才子”六個字。
一個欽差大臣路過窮秀才家門,看了匾十分驚奇:“這裏什麼人,敢稱自己是天下第一個才子,我得狠狠教訓他一頓!”
於是,欽差大臣停下轎來,令人將秀才叫到麵前,叱問道:“你有多大學問?竟稱自己是天下第一才子!”
“大人,我的學問大得很,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三教九流,諸子百家,無一不知,無一不曉。”秀才回答道。
“請你講一講‘夫子之道’我聽一聽。”欽差大臣說道。
“夫子之道,講起來學問大著呢!請問大人要大講,還是中講,還是小講?”秀才說。
“何謂大講?何謂中講?何謂小講?”欽差大臣說道。
“大講三年,中講三月,小講三天。”秀才回答。
欽差一聽了,小講也得三天,嚇得伸出舌頭收不回去。
他正要趕回京城向皇上回旨,哪有三天來聽講呢,隻得告辭秀才走了。
吹燈
有一對老夫妻,非常吝嗇,大白天借不來他們的幹油燈。一天,老頭子要去趕集,老伴叮囑再三別亂花錢。在集上逛了許久,他啥也不舍得買。眼看過午,正要回家,忽然起出恭之欲,轉念一想,若是去家裏解下,肥田豈不更美?
但又恐難堅持,無奈何走進廁所,還好,隻是放了個屁。回家後老伴聽了懊惱不迭,埋怨道:“你呀,過日子一點不會算計,那股氣留著吹燈多好!”
打著燈籠找我
從前有個人,想找個既省心又省力的差事幹。想來想去,覺得教書這個差事滿不錯,可惜他隻學會了《百家姓》的頭一句——趙錢孫李。但就憑這點兒本事,他真的開始教書了。
他教得很仔細,一個字教好多天。因為他滿打滿算才會四個字。一下子都賣出去,就沒本錢了。可學生和家長不幹呀,今天催他:“先生,往下講吧!”明天又催:“先生,快點教呀!”他總是慢言細語地答道:“不急!不能急!貪多嚼不爛,一口吃不成胖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