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搶占夔門(2 / 2)

趙雲勇敢的身軀矗立在吳兵眼前。看不清臉,但巍峨屹立的趙雲充滿殺氣。

“我乃常山趙子龍也!”運氣出聲,趙雲的武功嶄露頭角。

“我乃常山趙子龍也!”峽穀裏回蕩著洪亮的話聲。仿佛敲動的銅鍾聲,震撼著每一個吳兵的耳膜。

乍聞長阪的英雄,吳兵謹小慎微地凝視著趙雲,膽怯怯地站在原地。

趙雲的事跡被人雲亦雲的誇大,一人能敵十萬曹軍的謠言在江東流傳。

“犯我國境,雖遠必誅!”八個字鏗鏘有力,字字句句,鞭打著敵人的膽魄。整個峽穀寂靜得隻留下嘩嘩的江水聲。

伴隨著‘誅’字脫口,趙雲挽弓搭箭,瞄準吳軍的船帆。

眾人隻聽見一聲弦響,刹那間,船帆落地。守護桅杆的水手被箭矢釘倒在甲板上。誰也沒有瞧見箭隻來自何方,身邊的同伴就一命嗚呼。船上的士兵慌亂了,猶如驚弓之鳥般退後幾步,緊張惶恐地環視著四周高險的懸崖峭壁。

趙雲將武道發揮至極至的一箭。弓身不因迅猛的力量折斷,箭響傳到一裏外的吳兵耳裏。山穀中響起震耳的歡呼聲,蜀軍好象獲得大大的勝利。聲音再次威懾敵人,吳兵的恐懼加深。

船長指揮停靠在對岸,避免蜀軍來曆不明的箭矢。一麵通知尾部的船隻,將遭遇蜀兵的消息報告孫桓。

孫桓與朱然並肩行走。朱然被強製來到夔道,無可奈何。為了活捉劉備,兩人最後冰釋前嫌。孫桓在得到有力助手後,信心大增,立誓生擒劉備。

趙雲占據夔門的消息傳回,孫桓大吃一驚。吳軍追擊數百裏,深入腹地,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追。緊急商議後,決定水陸並進。陸上由孫桓從夔道進攻夔門。水路由朱然帶領部曲強攻峽口。

峽穀的風向突然變成東南風,吳軍的戰船撤下風帆。

船隊每行排成五隊。夔門的最窄處隻有五十米不到的寬度,水流湍急。每隻船艦必須全力衝刺,才能減輕損失。

吳軍的動向絲毫逃不過趙雲的判斷。在荊州,關羽長期操練水軍。趙雲等人也熟知水軍精要,識破這點計倆易如反掌。

漢軍開始依照命令把幹枯的樹枝、樹葉和箭鏃牢牢纏在一起。架灶生火,烈焰在箭鏃燃燒。四百支火箭齊刷刷對準逆流疾駛的吳船。

“放箭!”“放箭!”趙雲的指揮富有節奏,就在東吳船隻靠近峽口時,箭雨從天而降。伴隨著巨石,沉重地打擊艦船上的吳兵。

朱然的部隊很英勇。船上的士卒一麵提水救火,一麵用盾牌保護頭部。但落差太大,巨石的壓力超出吳兵的想象。最先的兩艘戰艦著火,桅杆被石塊砸斷,烈火在甲板上熊熊燃燒。火勢越來越迅猛,船上的人紛紛跳水逃生。整艘船被漢軍擊沉,慢慢沒入江心。

“放箭!打!”趙雲的口令鼓舞著將士的鬥誌,敵船的沉沒增添眾人的信心。

又一艘戰艦被飛流直下的巨石撞斷一處缺口。洶湧的江水灌進船艙。滿船吳兵爭先恐後地跳水。狹窄的江麵又燃起一團烈火。緊靠沉船的戰艦也沒有機會幸免,船身著火,船頭左搖右晃又撞在快要沉沒的船艦上,進退不得。很快這隻戰艦火勢增大,加上穀風,刮得火勢洶洶。

前排五艘船全都著火沉沒,後麵的船根本上不來。朱然眼睜睜望著自己的船艦毀壞,部曲傷亡,氣得火冒三丈,卻也無計可施。

本來遵照約定,水陸兩路應該齊頭並進,減輕雙方的壓力,但孫桓的無堅軍遲遲不能衝上夔門。朱然站在尾船,眺望著艱難攀山的無堅軍怨恨地罵道:“孫桓,你這小子還不出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