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惑怎會非議鬼神。唉,哥哥你說諸葛先生還有救麼?”芷蘭一聲長長的歎息。沒有誰敢反對天人感應,這明顯是挑戰君權。諸葛迷就算有上百個腦袋也不夠砍。想到心上人危險重重,芷蘭一顆芳心緊成一團,額頭滲出細細的汗珠。
“荒唐荒唐,諸葛迷的確博聞廣識,可他有些恃才傲物。現在陛下和丞相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譙周扼首歎惋,一直以來他很欣賞諸葛迷的博學,想和他結為摯友,但諸葛迷的狂傲不稽讓他望而卻步,諸葛迷闖下彌天大禍讓他惟恐躲避都來不及。
“諸葛迷什麼東西,竟敢挑釁寡人!朕要他死得難看!”聽見關於諸葛迷反對天人感應的事跡,劉禪氣得火冒三丈。剛剛上任,就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我這皇帝的威嚴何在?處治諸葛迷不過殺雞給猴看,他要讓朝廷中那些大臣明白,朕不是好惹的。
“陛下何必氣傷龍體,此事不如交給丞相處理,或者轉交有司查辦?”黃門侍郎董允認真諫阻。他受丞相委托,負責向劉禪進忠言。
“這點小事,何須勞煩相父!交給有司即可!”劉禪擔心諸葛亮偏袒犯人。諸葛迷發明印刷術都是請示丞相,興辦學舍也是諸葛丞相背後撐腰。
“對,交給有司處理。諸葛迷不過一學者,能夠妖言惑眾,這其中大有文章。說不定背後有人指使哩。陛下讓有司拿捕入獄,嚴刑拷打,招供幕後主使,肅正朝綱!”提議的是符節令孟光。他是益州派人物,這次益州派齊心共同醫治諸葛迷,借此打擊荊楚派的囂張氣焰。
諸葛亮氣憤地來回踱步,手指敲擊著案桌,聲音沉重。這個諸葛迷,做事荒誕,竟敢非議神權。這是向陛下挑戰,也是國家所不容許的,這是別派批評的口實。“諸葛迷實在膽大妄為,讓他講課授學。他偏偏要標新立異,非要反對天人感應,宣揚無神論。”諸葛亮隱隱擔憂派係之間借此挑釁。
“丞相息怒,孔惑不過宣傳學術,一時糊塗!”廖立為之辯白。
諸葛亮怒瞪一眼,不置可否,表情嚴肅地望著其他人。他希望有誰能給出一個合理的方案,避免派係衝突。
“宣傳學術能不顧後果?依我看來,此人自恃才高,藐視皇權,請丞相嚴加懲治,以儆效尤!”對諸葛迷大不滿的是楊儀。最新成都人物的焦點集中在區區一個諸葛迷身上,讓心胸狹窄的楊儀頗為嫉妒。
“孔惑很有才華,對國家也立下功勞。他在成都學子中很有聲望,他在成都士人裏也大有名氣。丞相若要處罰還請三思!”蔣琬十分為難。諸葛迷所犯罪行不小,尤其宮內必有舉動。所謂成都士人暗指荊楚派、益州派和外係勢力。他想勸諸葛亮從荊楚派內部出發,先動手整治。
“公琰,你這話是想激怒丞相麼?為人處事要恩怨分明!”廖立還想替諸葛迷辯駁。諸葛迷為他解難,令廖立感激。
諸葛亮惱怒的情緒漸漸平息,目光掃視一眼廖立,冷靜地轉向蔣琬。諸葛亮暗思廖立可笑且可疑,自己處世經驗豐富,豈是輕易被人激怒的?廖立明顯為諸葛迷辯解究竟為何?
“宮內有什麼動靜?”諸葛亮從容地問道。
“我讓董允打聽消息,聽說陛下大為惱火,決心懲治諸葛迷。丞相是要處治他還是保他?”蔣琬謹慎地回答。
“保他?”諸葛亮嗬嗬一笑道,“我可不敢惹怒陛下。諸葛迷必須嚴懲!”沉思著如何消除派係之間的矛盾,諸葛亮忽又想起先帝的問話:丞相當真有辦法駕馭孔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