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節 請客喝酒(2 / 3)

“哈哈,我是勇士!我是南中的勇士!”韓天成認為自己就該喝酒,老黑是勇士他讚同,可鄂煥除了武藝高點外,哪裏配做勇士。

諸葛迷突然哈哈大笑:“你是南中的勇士?哄三歲的孩子去吧。”

“狗日的,老子憑什麼不是……”士可殺不可辱。誰要是不承認自己是勇士,韓天成就和誰急。

諸葛迷順手一杯酒潑在韓天成臉上,憤怒地罵道:“滿嘴噴糞的家夥!憑什麼是南中的勇士?勇士難道就該挑起戰爭,導致夷人生靈塗炭麼?”

大義凜然的言辭和神色使鄂煥、度裏拉默然。幾年來南中一直局勢動蕩,部落族人在戰亂中犧牲不少。雍闓、高定曾經的許諾距離現狀越來越渺茫。與蜀漢朝廷作戰屢戰屢敗,使人看不到半點希望。

“那全是你們漢人逼的!”韓天成狠狠地罵著。他的家人都是被漢人殺害,東漢朝廷和劉焉地方軍閥讓他家破人亡。

“但是戰爭一旦爆發,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挑起無謂的戰爭隻會犧牲無辜的生命!”諸葛迷的辯論寸土必爭。縱橫家的理論之一:如果不能在道義上說服對手,至少也要在氣勢上壓倒對方。何況諸葛迷堅信自己在道義上是對的。

諸葛迷想起峽江馬超大肆屠戮乞降的板盾蠻。後來馬超解釋說:俘虜太多,船隻根本就載不下。敵人又設下詭計,萬一俘虜們在江麵上發生變故,大家全部死光光。馬超說得不錯,前麵危機四伏,留下這群俘虜會對整個軍隊補給埋下隱患。戰爭就是如此殘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的時候屠殺俘虜也是一種無奈。士兵也是人,很多還是貧苦大眾,如果當真有選擇的話,誰也不會爛殺無辜。然而現實中可以選擇的地方實在太少太少。尤其是在四周危機起伏的境遇下,身為一軍主將容不得半點疏漏。哪怕是仁慈的主將,也要先考慮自己部隊的安全。

“勇士的職責不僅是戰鬥。他們應當為南中地區的發展作出貢獻,他們有責任讓部落族人過上好日子!”西南夷種落零散,絕不可用民族大義的言辭說教。他們隻關心自己的族人,隻關心本族的利益。接受了馬忠的信息,諸葛迷懂得在策略上有所變化。

他起身,邊說邊走到韓天成麵前,示意左右鬆手。親自為他解去繩索:“此次我軍南征不是為了殺害你們南中各部落,隻是為了討伐三位罪大惡極的賊首。他們殺害朝廷大臣,屠戮蜀漢子民。你們都是受人脅迫,朝廷既往不咎。還有我家丞相也想讓南中各部安居樂業,過上好日子!大王也希望陡部落的族人過得更好吧!”

韓天成半信半疑。雖然他對漢人敵視,但諸葛迷言語真誠可親。他冷哼一聲:“說的比唱的好聽。什麼發展南中,什麼讓部落族人過上好日子?爺爺是粗人,不懂這些大道理,更不需要假仁假義的漢人。”

“我家諸葛丞相這些天為了安定南中焦得人憔悴。”想起丞相的白發,諸葛迷情緒激動,“你們陡部落不是世代種地麼?成都地區的田地每畝產糧八石,你們南中四畝地才產六石糧食。為什麼?因為你們農耕技術落後。諸葛丞相不希望看見南中的百姓吃不飽穿不暖,不願看到你們忍饑挨餓。因此我們帶來糧食、金錢、布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就是為了幫助大家脫貧致福。”其實三國時期的蜀漢遠沒達到富裕程度,但比起南中地區算得上富得流油。

南中地區地廣人稀,大量荒蕪的土地很有開發價值。曆史上諸葛亮將南中變成富饒的補給基地,對開發南中地區作出很大的貢獻。難怪一千多年後,至今雲南、貴州、四川西南地區的土民還緬懷他們的偉大丞相。他征服了那個時代南中的人心,也深深影響了曆代南中百姓。諸葛迷認識到隻有幫助南中地區人民致富才是真正征服人心的手段,比起軍事上的攻心為上高明、高效、實在。而這奇思構想來源於諸葛亮對自己的支持,以及丞相本身就帶有的觀念。

度裏拉的臉色現出驚喜:“真的?”自古以來,漢朝對被鎮壓的南中部落隻有腥風血雨,達到漢人攫取財富的險惡用心。戰後幫助南中致富前無古人開路,無異於天方夜譚。

“漢人哪會安好心?你們是想誘騙各部放棄抵抗。至多對各部剝削輕一點罷了。”粗人看問題很實在,大道理在他們麵前被置若罔聞。曆史上從沒有先例,所以很難讓人完全相信。就像天上忽然掉下一百萬鈔票,麵前的人或許會懷疑是不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