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今天你感恩了嗎——珍惜人生的有效期限(1 / 2)

台灣著名的漫畫家幾米創作過一幅非常有哲理的漫畫,題為《有效期限》,畫的內容是這樣的:中央是一片淺綠色的水波,水的上方畫著一些開滿了紫色花朵的長藤,中間偏下有兩塊大石頭,大石頭上坐著一大一小兩個人,小石頭上蹲著一隻看樣子很好奇的小青蛙。畫的左下方一隻小紙船正悄無聲息地漂過來,水中倒映著它朦朧、微小的影子。整個畫麵既清淡寧靜,又顯得無助和傷感。畫的旁邊有這樣一小段文字:一艘小紙船,悠悠地漂過來,吸飽水分,漸漸沉沒。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看了這樣的圖畫和文字你會想到什麼呢?“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這句話充滿了智慧和哲理。在這一小節中,我們不去說如何具體地做一件感恩的事,而是要談談感恩的“有效期限”。任何事都有有效期限,隻有對時間有一種緊迫感,有一種“時不我待”的壓力和認識,才能更快、更好、更努力地去做感恩的事。時間是抓不住的,也不會為誰停留。人生不管多麼漫長都有結束的時候,就像那隻小紙船總要沉沒一樣。感恩也是有“有效期限”的,我們在前麵提到不要等長大以後再感恩,早永遠比晚快樂,在這本書即將結束時又“舊事重提”,就是因為這個認知太重要了,不僅對感恩,對我們整個的生命過程都有重要的意義。父母可以陪伴我們的前半生,可以噓寒問暖地關懷我們的成長,但卻不能嗬護我們的後半生,不能安慰我們的暮年時光。我們不可能在任何一個需要的時候來擁有這份愛,就像一朵花不可能在每個季節都搖曳它的美麗,所以我們隻能在能夠擁有的日子裏用心體驗和珍惜,及時地去表達我們的感激。有了時間上的緊迫感,做感恩的事時才不會猶豫和等待,不會推諉和拖延,不給遺憾留出生長的空隙。人生有各種各樣的“有效期限”。朋友曾經很多,但後來都“相忘於江湖”;理想曾經也很燦爛,但因為遲遲不能實現,變得越來越模糊;物質的豐富可能帶來了很多快樂,可隨著金錢的累積,生命卻在一點一點地減少……席慕蓉在自己的文章中感歎過人生中陰差陽錯的錯過,感歎“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好的時光”,這是一種普遍的生命意識,極容易打動人心。“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因為短暫,珍惜就尤為重要,珍惜每一個感恩的機會,珍惜每一個快樂的機會,才能使生命飽滿而充實。你一定讀過那首《今日歌》吧,我們可以稍加改動,叫做《今日感恩歌》:今日複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不感恩,更問待何時?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感恩請從今日始。今天,你感恩了嗎?認清人生中的有效期限,學會尊重、珍惜和感激,生活才有意義,生命才有價值。一盒牛奶一個男孩熱衷於搖滾音樂,並立誌要成為一名搖滾歌星。由於自己的理想不被父母接受,在一次衝突之後,他離開了家。在他走後,父母想盡各種辦法尋找他。他們甚至把男孩的肖像印在牛奶盒子上,那種牛奶是當地的知名品牌,非常暢銷。但很多天過去了,依然沒有男孩的消息。男孩的家裏也有一盒印著他肖像的牛奶,這盒牛奶天天看著男孩的父母愁眉不展、焦躁不安的樣子,它也很著急。這一天,它實在等不下去了,就搖搖擺擺地走出家門,它要把男孩找回來。一路上它走得很辛苦,而且還不斷地受傷,但它咬著牙繼續前進。在路上,它偶然遇到另一盒牛奶,這盒牛奶穿著粉紅色的外衣,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它告訴粉紅牛奶,自己要去找離家出走的小主人,善良的粉紅牛奶願意和它結伴同行。它們手拉著手走在人來車往的路上,突然,一輛車疾馳而過,粉紅色牛奶被整個壓在車下,盒子破裂了,牛奶灑了出來,生命也跟著完結了。它傷心極了,但又無能為力,隻好一個人繼續往前走。曆盡千辛萬苦,這盒牛奶終於在一個破舊的錄音室裏找到了男孩。雖然它的盒子已經很髒了,男孩還是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肖像,說實話他早就想家了。男孩拿起這盒牛奶,飛快地跑回家裏,到家時已經是滿頭大汗了。他非常渴,喉嚨都在冒煙。男孩想起手裏的牛奶,他打開口,一口氣把牛奶喝光了。他衝進屋裏擁抱自己的父母,手一揚,空空的牛奶盒被丟了出去。牛奶盒在半空中緩緩下落,恍惚中它看到粉紅色牛奶在向自己微笑,那粉紅色的裙擺在它眼前不斷地旋轉,然後,它重重地摔在地上,男孩的肖像也模糊得認不出痕跡了。這是一首英文歌曲的MTV中描述的故事,被稱為“最感人的MTV”。這個故事可能包含著很多深意,比如人生、命運、愛情,還有感恩。故事中的牛奶隻是一個象征,它有更深刻的寓意。生活中很多人在為我們付出,尤其是父母。希望我們不會像男孩那樣,忽略掉了應該有的感恩。像牛奶有保質期一樣,感恩也有期限,就讓我們的感恩從現在開始吧。母子鳥格陵蘭島位於地球的最北端,在這個長年被冰雪覆蓋的島上,生存著一種充滿人性的鳥——母子鳥,連名字都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這種鳥之所以叫母子鳥,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奇怪的特性:隻要你捉住了母鳥,它的孩子會千方百計地尋找自己的母親,不管你把母鳥藏得多麼隱秘,或者把它帶到多遠的地方,子鳥最後都能找到母鳥。相反,如果你捉的是子鳥,母鳥最後也能找到它的孩子,不管是母鳥還是子鳥,它們都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於是它們有了這個美麗的名字。如果你是精明的獵人,會不會“靈機一動,計上心來”呢?隻要捉住母鳥或子鳥,你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坐等大批大批的鳥來自投羅網了。如果你去格陵蘭島,千萬別這麼想,也千萬別做此等傻事。一旦做了,你會被島上的居民以“亂棍打出”的。因為“不許射殺母子鳥”是島上一條不成文的法律,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遵守這項規則。當孩子開始懂事時,父母就會告訴他:“要愛護那些母子鳥,不要傷害它們。”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人知道這個規則是什麼時候產生的,但人們都嚴格地遵守它。島上居民的生活習慣也深受母子鳥的影響。他們都是同族聚居,幾十口的大家庭隨處可見,有點像宗法社會人們的生活。這並不表示他們落後,而恰恰說明了他們的富有。他們擁有現代人越來越缺乏的東西——濃鬱的親情。島上的居民說:連鳥都知道一家團聚,知道千裏相隨,我們更應該珍惜和親人在一起的時光,不然就連鳥都不如了。在這個島上,人們的法律意識並不強烈,在其他國家無比神聖的國家機器,如軍隊、警察、監獄、法院在這裏也並不重要,因為人心是向善的,沒有罪惡、爭奪和欺騙,道德的標準根深蒂固,人們都憑著自己的良知做事,努力工作,快樂生活。多麼神奇呀,一種鳥的母子情深,竟如一片祥瑞之光,籠罩在這個冰天雪地的島上,驅散寒冷,積聚幸福。這個島就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雖無“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卻“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真希望這種母子鳥有朝一日能飛遍世界每一個角落,把這個島的生活方式也帶到世界各地,人們就不用生活得那麼辛苦了。愛的力量如此神奇。也捧出你的愛和感恩吧,去溫暖父母和周圍每一個人的心,去照亮一方天地。《論語》中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天增歲月人增壽,喜也;子欲養而親不待,俱也。”這種矛盾是無法調和的。增加喜悅,減少憂懼的唯一途徑就是感恩,盡量多地為父母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孝心,就盡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