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後記(1 / 1)

最初動筆的時候,我執著的是唐思晨的堅持和信仰,那時聽許巍的《悠遠的天空》,他的歌聲和遼遠的大漠在一起,真正的讓人心生向往:

“我的心曾乘著風啊,

自由穿行夢想裏啊。

我沉默地祈禱啊,

感受著你的光芒。

我曾經寂寞漂泊,

在這茫茫人海裏,

如此向往的你,

卻一直在這裏。”

彼時腦海中喬遠川的雛形,不過是一個任性的少年,屬於過去式的範疇。他沒有學會珍惜,所以會有人代替他來珍惜糖糖;他不懂得尊重,所以生活用後悔的形式,教會他成長。

也隻有經過這樣的打磨,這個年輕人,或許有一天,會真正學會去愛人。

就如同曾經的Mere之於徐泊原,而徐泊原在遇到唐思晨的時候,他已經可以安靜而沉著的說:“我會盡我所能,包容你,愛你。”

可是筆下的人物的命運有時候真的會不受控製,當喬遠川的形象愈來愈鮮明的時候,我數度掙紮著,想把這個故事寫成破鏡重圓。我知道自己已經悄悄的選擇了站在喬遠川這裏,盡管最後還是給了徐泊原最好的結局。

於是寫到尾聲的時候,我頭一次,一邊哭一邊寫他死去。而播放器裏的歌曲是《我們說好的》:

“我們說好絕不放開相互牽的手,

可現實說過有愛還不夠。

我們說好下個永恒裏再碰頭,

愛情會活在當時光節節敗退後。”

假如命運給了喬遠川足夠的時間,我想,結局就會很難預料吧。

可是沒有那樣多的時間,他隱忍而沉默的離去,卻學會了真正地去愛、不以深情為負累的愛,那才是真正難能可貴的。

過去的便過去罷,活在當下的人,為了自己,為了愛自己的人,為了自己所愛的人,要平和幸福,是最重要的。

祝所有的讀者也都平安喜樂。

另外,正文與番外的標題,和我最愛的一句話——“我將終身用一種溫柔的心情,來守口如瓶”,均是引自席慕容的詩。

無處可逃

2010/9/10

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