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創業陷阱:第一次當老板容易犯的錯誤(1)(1 / 2)

099.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雖然單一投資因為資源和資金的集中,在項目選擇正確的情況下,常常會給企業帶來好的收益,但單一投資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巨大的風險隻要發生一次,就可能使投資者、企業創始人多年積累起來的財富毀於一旦。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菜肴慢慢受到了都市人的青睞。劉俊看到了此景,經過初步的調研後,毅然拋開了一直處在考察中的其他投資項目,一心一意搞起了特色養殖——大批量地養殖果子狸。

劉俊自稱相信“風險與機遇並存”,力排眾議,傾其所有,並將全部資金都投入到自己選定的特色養殖項目上,並堅信在自己的苦心經營下,一定能夠從這個項目上獲取豐厚回報。但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卻使劉俊的夢想很快就破滅了。

形象地講,投資過於單一,就像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一旦籃子打翻,雞蛋也就全部摔破了。而由多項目構成的組合性投資,可以大大減少單一投資所帶來的投資風險。作為一名缺乏經驗的創業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一定要盡可能拓展投資思路,培養多角化投資思維方式,保持投資項目的多元化,並注意在項目與資金之間達成平衡。

100.“攤子”鋪得過大,缺少風險防範

李成對自己準備投資的電動自行車項目充滿自信,經過簡單的調研,李成認為這個項目一定能給他帶來不菲的收益,加上通過關係,李成輕而易舉就從銀行借到了大筆資金,信心更加“暴漲”。李成很看不起同行們縮手縮腳、小打小鬧的樣子,心想自己絕不能跟他們一樣,要幹就大幹一場。一心隻想擴大投資規模的李成,將“攤子”鋪得越來越大,連上兩條生產線。企業負債隨著李成的盲目投資就像滾雪球般地擴大,李成卻毫不在乎。在李成看來,等企業一運轉起來,什麼債都可以還清。但等李成的企業運轉起來了,同行卻賺取了大量的利潤,已經開始實行低價格競爭,拚命地壓價了。李成的產品生產出來卻賣不出去,頓時陷入了危局之中。

“攤子”鋪得過大,缺乏風險防範是一些創業者的一個通病,殊不知種種危機就蟄伏其中,一不小心就可能爆發。同時,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時候,人們容易信心“超支”,對未來估計過於樂觀,藐視風險,從而形成投資泡沫,一旦有風吹草動,泡沫瞬間破滅,投資者就會陷入危局和困境。

投資者應從風險與收益平衡的角度考慮企業的投資導向,選擇合適的投資項目,並且將投資規模控製在適度的範圍內。

101.輕信他人,不親自做市場調研

事實證明,初創企業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每一個初創企業創始人在事前對企業市場前景的調查、策劃、運籌等準備工作。好比站在有很多岔路的路口,如果之前沒有考慮清楚而選擇了錯誤的道路,之後走得再快也隻不過是離懸崖越近。

張鑫在外資企業幹了七八年,手裏積累了35萬元,最近由於自己所服務的外資企業準備撤出中國而待業在家,於是就想尋找一個合適的項目準備自己創業。

張鑫的一個好哥們吳某聽到這個消息後,跑來向他竭力鼓吹經銷二手電腦肯定能賺錢。在張鑫猶豫之際,吳某又說如果張鑫相信他,隻要張鑫投資35萬元,其他一切事情全部由他來做,到時候,他們兩個五五分成。吳某又一一列舉了自己的市場調查資料,分析了經銷二手電腦的市場前景。張鑫在吳某的蠱惑下,不僅對35萬元投資一口應允,而且在將錢交給吳某之前,也沒有親自或委托他人重新對經銷二手電腦這一項目的市場前景進行任何調查。結果吳某拿到錢後,沒多久就將經銷二手電腦的這個生意給做垮了,張鑫的35萬元投資當然也跟著打了水漂。

通常,創業者對他人尤其是親密朋友的意見都容易過度信任,認為朋友的話即代表了市場的真相,自己無需再對市場進行調查,從而導致投資失敗。在做投資決策時,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的意見與建議,哪怕這個人是赫赫有名的專家,你的親兄弟,你的父母親。事實證明,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自嚐一嚐。這是萬古不渝的真理,投資者更要牢記在心。

102.急功近利,隻看眼前利益

在貴州省遵義市,當地一個叫孟奎的私營企業老板,看到別人因生產塑料薄膜賺了不少錢,孟奎非常眼紅,於是趕緊籌集了100萬資金,決定也要盡快投資上馬生產塑料薄膜這一項目。就在這時,孟奎手下的一名叫李先進的技術員勸告他說:“老板,你隻要將開工時間推遲4個月,我們就能安裝調試好一種目前最先進的設備,新設備生產的塑料薄膜比現有設備生產的要好得多,相信也會暢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