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時間管理:做一個高效率的領導(3)(1 / 2)

許多經驗豐富的領導都主張隨即處理的原則。凡是決定要做的事、需要處理的工作,馬上動手去做,一次做完。這樣省去了記憶或從頭再幹的重複性時間,更大的好處還在於,隨時處理完手邊的事情會令人心情輕鬆愉快。遇到需要交涉的問題馬上登門拜訪,就不會被競爭對手搶去訂貨;有郵件需要回複時,讀完原信馬上寫回信,否則就得再一次讀原信;今天必須定稿的報告不要拖到明天,不然就會給別人留下拖延、無效率的印象。愛拖延的人總能找出拖延的借口,比如時機永遠不對,現在很忙,抽不出時間,等有大段時間就能做得更好等。但是,習慣才是造成拖延的真正原因。一旦形成了某種習慣就很難改變。一個拖延成性的人總愛把事情推到明天、下周,推到以後,結果就是,一事無成。

通常情況下,拖延問題並不能消滅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越積越多,最好的辦法是馬上行動。隨時告誡自己:不要被惰性所控製。

643.把握好最佳工作時間

每一個人在一天中都有最佳工作時間段,這個時間是我們應該好好把握,以提升工作效率的。我們的身體就好比一台複雜的機器,擁有各種私人的計量器,指示出我們一天中的體能、智能情況,這種情況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並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

一天當中,人的體力和精神呈周期性變化,有時達到最高點,有時降至最低點,這種上升和下降每天都在大致同一時刻發生,這就叫效率型。許多人在早餐一小時後達到效率頂峰,然後慢慢下降,到下午4點左右降至最低點。晚飯後,稍有回升,然後逐漸下降。

每一個人的效率周期不完全相同,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類型:

上午型:從早上到中午隨時可以爆發起來,精力充沛,中午達到頂峰,以後漸漸下降。

下午型:整個上午都感到疲倦、消沉,午後卻精神煥發起來,傍晚時達到最佳狀態,當別人都休息時,他還能集中注意力做很多工作。

隨時型:早晨精神也不錯,中午稍做休息,午後又精力充沛。

644.不要吝惜休息的時間

為了能經常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就要注意鍛煉和休息。不管你有多忙,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鍛煉都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如果你的住所離公司很近,你可以走路去上班,既鍛煉了身體,同時還可以在路上考慮些問題。

身體再好的人也逃避不了疲勞的時候,畢竟人的精力有限,不要吝惜休息的時間。能熬通宵加班工作並不是什麼值得吹噓的事,你必定要為此付出代價,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你會一直昏昏沉沉,難以集中精力去做事。休息能夠讓你在清醒的時候做更多理智、有效率的事而非浪費生命。

在感到疲勞之前就休息,利用一切可以休息的時間來“修補”自己。注意工作節奏,有張有弛,也是一種好的方法。

645.把時間用在重點的事情上

同樣的忙碌,卻不一定都會收到好效果。因為關鍵要看是否忙到了點上,把時間主要用在重點的事情上是真正的忙,而相反則是毫無結果的忙碌。

麥考馬克的IMG集團創業時僅有不足500美元的資本,在二十多年時間裏,一下子發展成為年收入高達數億美元的跨國公司,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帕累托原理。

保險業巨頭法蘭克·畢吉爾在推銷保險業務時,有70%是第一次見麵就成交的,23%是第二次見麵成交的,7%是第三、四、五次才成交的。他把幾乎一半的時間花費在7%成交的業務上,人累得筋疲力盡,弄到“非常氣餒,幾乎想辭職走人”的地步。

後來他采取帕累托原理,在推銷保險時,停止第二次以後的訪問,把這些時間用作尋找新的顧客,結果推銷額直線上升,每年收進的保險業務費在近百萬美元以上。

646.確立新的時間觀和效率觀

成功的領導,肯定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十分愛惜時間,善於牢牢把握時機,最大限度地充實他擁有的每一天甚至每一分每一秒。由於善於利用時間,他們能夠在相同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一件他人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使自己更有效率,因此以處理更多的事情,擔負起更重的責任。

信息時代的到來,引發了新技術革命的浪潮,空間不斷貶值,時間卻在不斷增值。領導必須根據社會發展的狀況和趨勢轉變觀念,確立新的時間觀和效率觀。善於駕馭時間,對於領導來說都是一項必備的素質。領導肩負著比別人繁重得多的職責,要負責公司的運行,應付來自方方麵麵的挑戰,有來自內部的危機,更有外部環境的壓力。領導不僅運用著自己的時間,還直接、間接地影響著其他人的時間。如何運用、安排時間,往往產生多方麵的影響。比如一項決策的確定,一次重要會議的召開,都有可能產生重要的意義和影響。領導的工作效率,決定著公司的整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