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都走後,狀嫂才開始煮餃子。等三人吃完以後,狀嫂才責備李誌不該帶著大壯去鎮上喝酒。
李誌嬉皮笑臉的告訴大壯媳婦:“嫂子,我們去鎮上不是為了喝酒,你也知道,村裏這些老少爺們第一次出門打工,我有必要把這事辦好。我不提前和人家商量好了,怎麼能給大家個答複?至於喝酒嗎,嘿嘿……我倆一高興,有點喝高了。”
“嫂子不是說你們,你給村裏人辦了好事,這個是該高興。但是年紀輕輕的學著喝酒,這個可不好。好了,嫂子不嘮叨了,你現在都是村裏的能人了,這個道理你該懂。”狀嫂批評了兩人幾句,便不再糾纏這件事情。
“小誌,嫂子早就想問你了,你昨天不是說跟你出去打工一個月兩千的嗎?這怎麼有變成兩千五了?”狀嫂怕李誌記錯了,乘著這回沒有外人,趕緊問問。
“嫂子,以前是兩千來的,這不是中午我特意和狀哥出去打電話問問,好說歹說,人家才同意給兩千五的。”為了躲避喝酒的過失,李誌盡量把中午出去喝酒的事淡化。
“原來是這樣啊,那敢情給的不少。等明天人家來的,讓你狀哥也立個字據,出去打工去吧。家裏那二畝地,我都能種。”狀嫂說道掙錢的事,滿眼的小星星。
“嗯,行是行,就是讓嫂子受苦了。”李誌也覺得,出去賺點活錢回來,切實可行。祖祖輩輩的靠著那二畝地,好像真沒有誰攢下值錢的東西。
“小誌,說道地裏的事,我才想起,你地裏的莊稼,你哥都給你收回來了,你看看該怎麼處理?”狀嫂說著說著,突然想起糧食的事情,便詢問李誌如何處理。
李誌微微的皺了一下眉,心中無緣無故的生出一絲不高興。“嫂子,你就別提糧食的事了。就是一粒不留的都賣了,也不過一千多塊錢的事情。嫂子,說句不該說的,你看我現在像缺千頭八百塊錢嗎?”
“嫂子,這事咱就不提了,話再說回來,要是沒有大家幫忙,我和老媽能不能活到現在還不一定。你要是再提這事,我真的不高興了。”本來好好地心情,被嫂子這雞毛蒜皮的事一攪合,頓時亂了。
“嫂子,村裏報名去打工的人多嗎?”李誌看著欲言又止的狀嫂,換了一個話題。等以後自己有了本事,有必要讓村子裏的人都過上好日子。
“嗯,咱們村的青壯年基本都報名了,就連五十多歲的生根叔,也鬧著要去。”一說到這事,狀嫂便來了精神,眉飛色舞的把村裏的事說了個仔細。
“嫂子,歲數大一點的,隻要體格健壯,應該也沒有問題。這樣吧,這件事等明天吳鑫來了,讓他自己決定。”李誌知道生根叔平時身體健康,幹活應該沒問題。
第二天李誌剛吃完早飯,村子裏想著出去賺錢的人們,便早早的集中到大壯家裏。盡管李誌再三解釋,立字據的人要下午才能來,但是大家都不願意散去,怕以自己回家,等立字據的人來後,會拉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