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社會中生活,要交流信息、要溝通思想,靠什麼呢?靠一定的說話與人溝通的能力。在這種能力中,口才尤其重要,應用也最為廣泛。不善言談的人是很難讓人了解其價值的。有句話說,是人才者未必有口才,而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而且是不可多得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正常人不需要說話、不需要和別人交流,也沒有任何一種工作不需要和別人打交道。信息社會就是要提高信息的價值,人際交往日益頻繁和現代生活競爭激烈要求我們發展口才與交際能力。所以,好口才是我們提高素質、開發潛能的主要途徑,是我們駕馭生活、改善人生、追求成功的保障。
有些會說話的人,縱然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聽者也不以為苦;即使隻言片語也能繞梁三日。語言真是神奇,一句話說得好,可以讓人笑;一句話說得不好,可以讓人跳。一句話可化友為敵,引發一場爭論甚至導致一場戰爭;一句話也可能化敵為友,冰釋前嫌。
在21世紀的今天,口才被美國人稱為與電腦、美元並列的最厲害的三大武器。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一個人可以麵對多少人,就代表這個人的人生成就有多大!”古往今來,中外曆史上那些仁人誌士,絕大多數都具有良好的口才。無論是政界領袖,還是傑克·韋爾奇等商界奇才,無不具有卓越的口才。口才不僅能使你出類拔萃,迅速擴大你的影響力,更能夠幫助你建立自信,改善公眾形象。
毫不誇張地說,一些成功人士身上,至少有一半的成就是用口才去創造的。如拿破侖的一席話,能迅速調動軍隊的士氣,一鼓作氣取得勝利;林肯的一席話,能讓反對他的政敵啞口無言、肅然起敬。大衛·奧格威在他著名的《一個廣告人的自白》一書中寫道:埃斯基涅斯能言善辯,但這反而對他不利,因為聽眾們都在盛讚他的口才。
而狄摩西尼則相反,他說話結結巴巴,有時候甚至詞不達意。沒有人覺得他的演講有多麼出色,但所有人都被他的激情所打動。
因此,人們會鼓掌讚美埃斯基涅斯的口才,但是當狄摩西尼演說時,人們則會被他的激情感染。
春秋戰國時期,以推行連橫策略而著稱的遊說家張儀初到楚國當說客時,一天,碰巧令尹家裏丟失玉璧,主人咬定是他偷的,便對其嚴刑拷打並將他逐出家門。回家後,妻子歎息說:“你若不讀書遊說的話,怎會遭此大辱呢?”張儀聽後問妻子說:“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嗎?”當妻子回答他還在時,他拍手說:“夠了!”對他來說,隻要舌頭還在,就有施展自己雄才偉略的機會。後來,他確實扶搖直上,當上了相國,以口才成就了人生。
楚霸王項羽是個殺人魔王,每攻占一城必將全城百姓屠殺幹淨。魏相彭越聯漢抗楚,連奪楚國十七城,惱得項羽眼冒金星,親率大軍攻破彭越占據的外黃城。項羽入城後,首先下了一道命令,城裏凡15歲以上的男子集結城東,準備將他們全部活埋。號令一出,全城哭天號地,哭聲中竟有一小兒去楚營求見項羽。項羽聽說小兒求見,倒也驚異,問他:“看你小小年紀,也敢來見我嗎?”小兒說:“大王是人民的父母,小臣就是大王的兒子,兒子見父母,有什麼不敢呢?”項羽本來愛聽誇獎的話,這小兒開口就能感動人,項羽自然喜歡得不得了,忙問他有什麼要求。小兒從容地說:“外黃百姓,久仰大王恩德,今天大王駕臨,趕走了彭越,百姓非常感激。但大王宮中有一個謠言,說要把15歲以上的男子全部活埋,我認為大王德同堯舜,威過湯武,不會這樣做的。況且屠殺百姓後,對大王有害無益。所以請大王頒布明令,穩定人心。”項羽聽了,覺得合情合理,但又威脅道:“如果我坑死人民,即使無益,也不見得有害。你要能說出有害的理由,我就下令安民;要說不出,連你也要活埋。”那小兒聽到威嚇,並不慌張,反而嚴肅地說:“彭越守城,部兵特多,聽說大王來攻,怕百姓做內應才緊閉城門。而後,見人心不向他,才夜裏逃走。如果百姓甘心助戰,同心堅守,大王恐怕至少十天半月才能入城。今天彭越一走,百姓立即開城迎駕,可見人民擁戴大王。如果大王不察民情,反而要坑死壯丁,外黃城以東還有十幾座城,聽說此事誰還敢迎降?反正降也是死,不降也是死,抗拒或許還有一線希望。試想,彭越必向漢求援兵來攻,大王處處受阻,就算是處處打勝,也得把心力費盡。這就叫有害無益。”本來項羽當時就約定好了半月回去,此時已過了幾天,如果前麵十幾座城遇阻,就會耽誤時間壞了大事。他反複權衡利弊後,終於答應了小兒的要求,還取了幾兩黃金送給了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