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中國留學生張晨和美籍華人托尼,一起從美國一家常春藤名校物理係畢業。當時一家頂尖美國銀行正在籌備亞太部,他們經過層層考核,一起進入這家銀行。

張晨擁有常春藤名校物理博士學位,眼睛深度近視,有嚴重的鼻炎,性格內向,給人的第一印象不佳。他的英文相當好,但是當眾言說能力差。公司雇傭他,是因為他數學很好,幫銀行搞信用風險模型。在這裏,博士學位和出色的英語水平,是張晨的硬實力。銀行在第二輪麵試後就給了他正式的OFFER。雖然當時有麵試官對於其交流能力提出了質疑,但是他有一流的建模能力,屬於當時銀行亟需的人才。出色的硬能力,讓他得到了他夢想的工作。

托尼是本科生,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因為受家庭傳統的華人文化影響,他身上很好的融合了美國人的自信和中國人的謙遜。他數學遠不及張晨,但卻很自信,當眾言說能力很棒,中文也不錯,發音很標準,談笑風生幽默,很陽光,精力充沛,很有魄力,這些都是非常出色的軟能力。麵試官都很喜愛他。他得到了工作。

在建模型的初級階段,常常要加班。張晨病倒了,模型建成後關鍵的第一次工作彙報,他沒法參加,隻好由托尼頂替。托尼不懂之處,在電話裏向張晨請教。模型出成果後的工作彙報,張晨本來可彌補上次的缺席,可他在幾個大老板和整個部門員工麵前很緊張,陳述得很令人失望,結結巴巴,大老板們都聽不懂這模型到底好在哪裏,統計結果如何解釋。最後,托尼不得不幫他解圍,用非常簡明扼要的通俗語言,解釋給大老板們聽。

如今,托尼已是這家銀行亞洲信用風險首席官,而張晨在金融危機中被裁員了。雖然他的硬能力遠高於托尼,但是軟能力的缺失導致了他成為金融危機的犧牲品。

身處職場,你應該明白,隻具備硬實力而缺乏軟實力的人,隻能是職場的跛子,是有水倒不出來的花瓶。缺乏軟實力是影響就業的死穴。隻有軟硬結合,才能勝任職場的需求,你才會更容易成功幸福。以下列出8種職場人士應該具備的“軟實力”,供大家參考,看看自己是否具備。

1.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隻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係、處世技巧。”戴爾·卡耐基的名言,道出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有一個神奇的“六人定律”:一個股票專家做過一個實驗,將一封有關股票信息的電子郵件發送給一個陌生人,並要求這個陌生人把這封電子郵件轉發給一個熱愛炒股的人,當這封郵件第六次轉發的時候,竟然轉發回了股票專家手中,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從發出到收回,均沒有超過6次轉發的,所以得出了一個初步結論,即:任何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帶,不會超過六個人。兩個陌生人之間,可以通過最多六個人來建立聯係。這條神奇的六人定律,也道出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即使一個你平時看起來不太重要的人,說不定到時候也可以通過他找到鐵道部長,讓你輕鬆買到春節回家的火車票。

暫且不說那麼大,單純就職業發展而言,很多人和老板的關係都處理不好,你還怎麼發展?

2.掌握溝通的藝術:

還有人總抱怨,說天天在職場上加了多少多少班,作出了多少多少努力,結果到頭來,升職加薪評先進,樣樣沒有自己的份兒,反倒是那些平時不怎麼努力的人搶了去。這樣的結果,就隻能是越想越鬱悶,越想越窩囊。

這種事情,在職場上太多了。有統計顯示,在職場中有30.43%的人與領導關係很好,容易溝通;57.97%的人與領導關係一般;10.14%的人與領導關係不好,經常背後抱怨;1.45%的人與領導經常有衝突。可見,有一大部分職業人士,在與老板或上司的相處過程中,缺乏溝通,並由此帶來很多困惑、無奈甚至消極的情緒,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和效果,也耽誤了自己的職業前程。

3.不斷學習的能力:

很多人到了一個崗位上,不知道幹什麼,怎麼幹。俗話說 “360行,行行出狀元。”要想把一個崗位、一個行業摸清楚,最聰明的人起碼也得3-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很多人幹耗著不充電,如果是這樣,你應該問問自己:最近半年來有沒有學到讓你明顯進步的知識?是否依然在原地踏步?你的能力提升了嗎?你為公司又創造多少價值?

不要怪老板沒有重用你。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前,先掂掂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現在處在什麼位置,還欠缺什麼,趕緊充電彌補!

4.積極的工作心態:

成天垂頭喪氣的人,連你自己都會覺得不舒服,怎麼可能會打動老板?工作中心態的好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有了良好的心態才能夠正確地評價自己,才能腳踏實地的投入工作。

人品,決定個人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

曾經有這樣令人發省的一幕:

一位學者到某高校作報告時,向台下的聽眾提問:“你們認為,現代社會最缺什麼?”台下異口同聲地回答道:“缺德!”

確實,在市場經濟的社會條件下,最缺乏的正是“品行和德性”!社會需要優良品德,作為一個企業、公司,作為一名員工,更是如此。

我們都知道,人才是根本。在眾多資源中,人才是企業、公司發展的第一要素,是推動企業、公司發展的最強大力量,也是企業、公司必須緊緊抓住、努力開發的最核心資源。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企業、公司並不缺乏人才,有的甚至人才濟濟,但卻麵臨著發展動力不足的困境乃至慘遭淘汰的結局。究其原因,就在於這些企業、公司的員工普遍缺乏諸如忠誠、敬業、服從、正直、誠信等等的優良品德,而這些,正是一名員工人品優劣的重要體現。試想,一個員工人品普遍低下,充滿重重矛盾、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損公肥私的企業、公司,又怎能發展壯大呢?所以,毫不誇張地說,錘煉員工人品已成為當前企業、公司的當務之急!

董國是在一家大公司供職,能說會道,才華出眾,所以他很快被提拔為技術部經理,他認為,更好的前途正在等著他。

有一天,一位港商請董國是喝酒。席間,港商說:“最近我的公司和你們公司正在談一個合作項目,如果你能把你手頭的技術資料提供給我一份,這將使我們公司在談判中占據主動。”

“什麼?你是說,讓我做泄露機密的事?”董國是皺著眉道。

港商小聲說:“這事兒隻有你知我知,不會影響你。”說著,將15萬元的支票遞給董國是。董國是心動了。

在談判中,董國是的公司損失很大。事後,公司查明真相,辭退了董國是。

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本可大展鴻圖的董國是因此不但失去了工作,就連那15萬元也被公司追回以賠償損失。他懊悔不已但為時已晚。

中國人最忌諱的是“吃裏扒外”、“吃張家飯,幹李家活。”在一個公司裏,很多信息都是有商業價值的,必須嚴防死守,所以一個成熟的職業人士的一條基本素質就是,不該你知道的,就絕對不要去打聽;已經知道的,就要守口如瓶。如果泄露了機密,會給公司帶來不可預料的損失,不管你是刻意的還是無意的,有時還會受到法律的追究。

因此,身在職場,要守住公司和老板的秘密,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公司的各種事情都不可以隨便張揚,絕對守口如瓶。守住公司的秘密,就是守住了自己的良心和飯碗。

有兩大學同學,畢業後,張力在一家計算機軟件公司做程序員,是公司的業務骨幹。王斌在另外一家同類公司做市場營銷,他們多年沒有聯係了。兩家公司都在開發同一種前景廣闊的辦公室應用軟件,是最大的競爭對手。一個偶然的機會,當王斌知道張力是這個項目的核心人物時,心中大喜,計上心來。

在接到王斌的飯局邀請後,張力想都沒有多想就去了,兩人幾年沒有見,異常驚喜,又是吃飯,又是喝酒,正應了中國食文化中的那幾句酒諺:“要想抓住別人的心,首先抓住別人的胃”、“酒是一副藥,喝了跑不掉”,被灌得找不著北的張力像黃河決堤一樣將公司的絕密資料和盤托出。

後來,遙遙領先於對手的張力的公司被對手捷足先登,打了個措手不及,巨額研發費用化為肥皂泡。看著滿商場的同類產品,張力氣得渾身發抖,羞愧難當地離開了公司,還差點受到法律訴訟的後果。

一個泄露公司秘密的員工即使才華橫溢也不會成功,因為他無法得到老板的信任,無論是誰都不喜歡這樣的人。而這同時也表明:忠於公司、老板,也就是忠於自己,背叛公司、老板,也就是背叛自己,最終必定走向失敗。

曾光是一家公司的采購部職員。一天,他看到公司定製的圓珠筆、複印紙異常精美,便不斷地拿些回去,給他上學的女兒使用。這些東西被女兒的老師看見了,而該老師的丈夫恰好正是與這家公司有業務往來的高級主管。

該高級主管了解了這件事後,說道:“這家公司的風氣太壞了,公司的員工隻想著自己而不是公司!這樣的公司怎麼能有誠意做好生意呢?”於是,他中止了與該公司的合作計劃。公司的合作計劃被中止以後,老板大為光火,下令在全公司範圍內徹查此事。經過多方查證,最終,曾光被揪了出來,他被開除了。

公私分明本來是每一個員工都應遵守的職業紀律和必備的職業道德。可總是會有違反規則的人,他們動輒就“一不小心”地將公司的物品私有化了,而且在他們眼中,占用公司的一張信紙、一個信封等等這些細小物品都是理所當然的,是很正常的事。其實,正是這些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節卻恰恰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職業操守的高低。職場中的你要想脫穎而出,就應該在小節上下功夫。不要貪那些小利,因為時刻都會有人注視你。

曾光大約不會想到自己不經意的拿這些小東西回家竟然能讓與他公司合作的對方公司的高級主管知道。誰會想到計劃的中斷,竟然是由這些小東西造成的呢?估計更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因為這而丟了工作。

貪小便宜對一個員工來說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因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貪小便宜很容易就會被別人感覺到,到時一傳十、十傳百,你的名聲便毀在了這點蠅頭小利上,可謂是拾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克製住自己的“貪欲”,“利益於我如浮雲”,有了這樣超然的境界,你便容易在別人眼裏樹立起高大的形象,讓自己成為一位優秀的人。

其實越是這樣小的細節越應該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也許你的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會成為人家的話柄,那樣你就因小失大了。

事實上,榮譽也是雙向的,隻要我們盡心盡力,努力工作,對得起公司對得起自己,那麼,我們在為公司創造榮譽的時候,工作同樣會賦予我們以榮譽。我們工作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每月有一份不錯的薪水,或者是為了有一份可以謀生的職業,我們還追求一種認同感、歸宿感和成就感,而這一切都建立在榮譽感的基礎之上。隻有這種榮譽,才能讓我們對待工作全力以赴,才能讓我們自覺地遠離一切有損於公司和工作的行為。在爭取榮譽、創造榮譽、捍衛榮譽、保持榮譽的過程中,我們個人也不知不覺地融入到了集體之中,獲得了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