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孩子的出路2(1 / 2)

施凱接到朱明月的電話時,正在為一件事情糾結。

恰好這件事就跟朱明月有關。

事情的緣由,還是來自那個該死的天使投資人。他們提出收購朱明月手裏的股權,在此輪投資之後完全退出“暢行無憂”公司。

施凱理解投資人一向不喜歡複雜的股權結構,再者老同學當初投了15萬,並沒有參與到公司的日常經營,對日後公司的成長與壯大幫助也非常有限。從商業角度上來說,這樣的退出要求說不上很過份。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說,朱明月才是“暢行無憂”真正的第一任天使投資人,現在收錢走人,也算是一次成功的投資經曆。但施凱仍然說服不了自己,更無法跟老同學開這個口,他害怕朱明月責怪自己過河拆橋,更害怕兄弟感情因此事受到影響。

正是這個電話,把問題推到了一個關鍵節點。

施凱記得朱明月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在酒吧裏喝酒是一種幸福”。中國喝酒的人何止千千萬萬,能把酒喝出一種幸福的味道,還非得在酒吧裏,這輩子他也隻碰到老同學這麼一個。

自然,兩人見麵的地點約在了酒吧。

周末的北京,一到下班點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堵城,每條大路上都變成停車場了,開車不行,打車更不行,出租車這個時候顯得尤為珍貴,很多三五成群的人們在路口傻等著,常常大半鍾頭看不到一輛空車,急得讓人抓狂。施凱好不容易打了一輛車,結果堵在半路上,思前想後,還是棄車坐地鐵。

可是一進入地鐵站他就後悔了,建國門站是北京地鐵1、2號線的換乘站。

兩條線路是北京開通最早的地下鐵路線,因為建設年代久遠,建國門站相關設施非常陳舊。沒有空調設備,天花板上安裝了很多大風扇,頭頂嗡嗡作響。沒有感應門,人群直接站在月台的黃色線旁等待,所以平均1-2個月就能聽到一次臥軌自殺的新聞。

地鐵裏配備了很多戴著袖章的協管員,幾乎十米就有一個,都是上年紀的大叔大媽,一遍又一遍用大分貝喇叭提醒乘客注意安全,不要擁堵。這些聲音很快被四麵八方湧進來的人群吵鬧聲淹沒,上分鍾剛剛送走一批人流,略顯寬鬆的站台下分鍾就被新到來的一批擠得更加水泄不通。人群如螞蟻一般緩慢前行,四周圍到處充斥著各式各樣混雜在一起的味道,有女人的香水味、有大男人的汗水味、還有狐臭味、甚至腳丫子味。

施凱平時坐地鐵不多,車輛限行時也會小心避開高峰期,這種踩點如此準的時刻他極少碰到,一眼望過去,全是烏洋烏洋一片黑腦袋,看得頭皮發麻。這個時候想打退堂鼓已經沒有了機會,洶湧地人流就如奔騰的洪水一樣已經失控,個人除了順波逐流,別無選擇。原本還想著保持一點紳士形象,可是形勢不容人,還未完全站穩,就隨著人流巨大的衝勁,被擠到了月台。隨著地鐵門聲一響,再隨著人流又被擠進了車廂。

每一次的擁擠都會引來人群裏一股小小的騷亂,有人尖叫有人咒罵,這次是旁邊的一個年輕女孩想逆著人流往地鐵門外衝,可惜個人力量太小,急地大聲叫道:“我要出去,讓我出去,我的一隻鞋擠掉了,鞋掉在外麵了。求求你們,讓我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