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玥:“什麼蘑菇燒湯最好吃啊,什麼動物肉與什麼菜在一起煮最香啊,都是些家長裏短的話題。不過,有一點讓我非常替孩子們著急。”
黃丹丹:“是什麼?”
吳玥:“就是從大人到孩子們對讀書所抱的態度。孩子們一旦進了教室,就會被知識深深地吸引,可是,一旦回到家裏,就又失去了讀書的興趣,更多的時間是幫家裏做活,照顧家中的老人和病人,編織藤器,幾乎沒有在家複習的。無論大人,孩子,都對讀書改變命運持懷疑甚至反對的態度,他們想到更多的就是年滿16周歲就進城打工,而不是繼續讀書。”
黃丹丹麵對著鏡頭說道:“以下是我們在黃山村采訪的兩戶家庭,咱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是不是真如吳小姐所說的那樣呢?”
電視上開始播放二妮和顧拜旦兩家的采訪片段,通過字幕,觀眾了解到了山裏人的真實想法,不由唏噓起來。巫自強,張海濤與龐達又坐在上次的燒烤店裏,這回周圍有了兩桌人,也在看著電視,三個人聽見了兩桌人的議論和唏噓聲。
甲:“唉,農村人就是農村人,想得就是這麼簡單。”
乙:“你別這麼說,現在大學生還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呢,讀書有什麼用啊?”
甲:“一個大學生去工地當小工,隻要肯吃苦,一樣能幹下來,一個不識字的,你讓他到公司裏麵當管理,他就算把黃連樹都啃下去也幹不了哎。”
······
電視裏在繼續,畫麵切回演播室,黃丹丹對吳玥說:“看來真如你說的那樣,黃山村的人對讀書是不抱有多大希望的。”
吳玥:“我想,不光是黃山村,在各個貧困地區,恐怕都存在著類似的情況,首先,那裏沒有一個完整的教育體係,孩子們讀書很多都是家長自願讓他們去學校的,地方政府根本沒有強行讓那些想讀書而家長卻不讓的孩子進學校接受義務教育。其次,師資力量不足,這就導致了教學質量遠遠跟不上城裏,除了一部分學習刻苦加上有天分的孩子才能繼續就讀之外,其餘的,很多都達不到學校招生的分數線,即使進了更高一級的學校,跟上進度也很成問題。第三,孩子本身受到家庭和身邊家庭的影響,早已經萌生了打工改變命運這一想法,這才是最最關鍵的問題。而前兩點,我相信,隨著我們國家越來越富強,經濟越來越發達,體製越來越完善,加上還有這麼多善良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正在一天天的改變。可是,如果不從思想上改變貧困地區人民的思想,即使讀書的條件改善了,可沒人用心去讀,那又怎麼辦呢?”
黃丹丹:“是啊,你說的這個問題的確很關鍵。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如果貧困地區的教學質量有所改善,那麼,自願送孩子去學校讀書的家長也會多起來,這一點是相輔相成的。可是,如果孩子本身就不願意讀書,受到身邊人的影響,那可真是神仙也沒轍。”
吳玥:“所以,我覺得,現在,捐錢捐物固然是改變貧困地區教育問題的一個根本手段,但在解決受教育難的問題同時,更要關注的是讓貧困地區孩子們樹立起主動接受教育的覺悟。這點至關重要,所以,我建議,我們不光要捐錢,捐物,更重要的,是捐思想。”
黃丹丹:“捐思想?怎麼捐?”
吳玥:“多讓貧困地區的人民看見那些因讀書改變命運的成功例子,讓他們看看,因為讀書而改變命運的人,現在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掙了多少錢,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再看看那些抱著打工改變命運的人現在的狀態,兩者相比較,優劣自知。要讓貧困地區的人眼界變得更寬,讓他們接受到世界的精彩。組織演講團隊深入貧困地區進行演講;組織城裏誌願者去貧困地區與當地人進行交流;印製宣傳手冊,畫冊,影片去貧困地區進行發放,組織觀看;號召原先貧困地區因讀書改變了命運的人民回到家鄉去,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去感染身邊的父老鄉親,而不是一旦離開農門躍進龍門就再也不想回到那個貧窮的地方。等等等等,辦法太多了,隻要有心去做,就一定能夠成功······”
甲:“這個美女嘴挺能說的嘛,要是給老子做個口 活,估計蠻快活的,哈哈哈哈。”笑得很浪。
“我操 你 媽。”張海濤一個餓虎撲食就衝了上去,緊接著一個黑虎掏心,再來一個猛虎下山,總之,活脫脫一隻餓了半個月的老虎,把甲打成了一隻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