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吃喝拉撒睡不用“精細化管理”(1)(1 / 3)

1、哺乳時間應盡量延長

母親溫暖的懷抱和乳汁,能給柔弱的嬰孩提供極度渴望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尹老師,您好: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有一些關於哺乳這件事的經驗和感受想和您分享。

對於哺乳,現在很多人的觀念都是早點斷了好。主要是好多宣傳和好多書都說要早點斷,好像孩子吃到1歲半或2歲就是過錯似的。有的甚至建議3個月後就斷奶,說那時母乳就沒營養了。不知為什麼,現在好多婆婆或者女方媽媽也總是催促早點給寶寶斷奶。而很多年輕媽媽休完產假就得上班,若不斷奶,還要在工作間隙裏辛苦地存奶,或午休時忙著跑回家喂奶之類的。

但我想說哺乳的好處非常多,媽媽們應該盡量延長寶寶的哺乳時間,不僅僅是奶水的營養價值最好,更重要的是母子情感的交流,這是一個珍貴的機會,應該把握住。母乳是每一個寶寶自己帶來的口糧,這樣的口糧一生隻有一次,哺乳的過程是不可逆的,隻要斷了,基本上再也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喝到母乳了。

我現在有兩個寶寶,生第一個寶寶的時候母乳特別好,比第二個好很多。大寶出生後,自己沒有哺乳經驗,雖然我是一名全職媽媽,完全有條件哺乳更長時間,但在孩子還不滿一周歲時,周圍有好多聲音勸我早點斷奶。當然她們都是好意,當時自己沒有主見,所以大寶11個月時,我就開始給他斷奶了。當時正值夏末初秋,老人口中不停地念叨說最適合斷奶的季節就是春天和秋天了。我其實很反感一些民間育兒說法,根本就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卻被大家經常用來當教材。但在斷奶這件事上,我卻沒有堅持自己的感覺,糊裏糊塗地生硬給孩子斷了奶。

當時奶水真是好,一方麵是我的奶脹得特別痛苦,夜裏睡覺都要墊厚毛巾,半夜起來經常濕一大片,什麼都不能做,大概過了一周,才基本回奶了,不太脹了。另一方麵是孩子特別痛苦,第一天晚上我特意讓他吃飽晚飯,玩到比平時大概晚一個小時才睡,他吃不到奶,哭鬧了一會兒,最後實在困了,就睡著了。半夜醒來也是哭,我抱著他滿屋子走來走去地哄,這樣過了三天他才不找奶吃了。在我奶水還那麼好的時候就給大寶斷奶,他還那麼小,就不能吃媽媽的乳汁……後來,這事我一想起來就後悔,心裏就會覺得特別疼痛。

二寶現在馬上2歲了,雖然像前麵一樣,也是有很多規勸早點斷奶的聲音,但是這次我有主見了,堅持住了。雖然第二胎的母乳並沒有第一胎好,我還是對母乳哺喂充滿信心,一直堅持著,奶水分泌一直正常。喂二寶時我常想,如果在大寶那裏我堅持不斷奶,那麼生二寶後奶水一定比現在更好,可惜當時沒有經驗。

最近我的胃疼比較嚴重,吃了胃藥,怕藥物影響孩子,才決定給二寶斷奶。因為喂到現在奶水已經比較少了,所以比起第一次斷奶,這次身體感覺輕鬆了很多,沒有脹痛感。隻是心理上我還是有點不舍,如果不是因為服藥,或許我還會喂他到2歲半。

我現在隻要遇到哺乳的媽媽就會建議人家多給孩子喂一段時間的奶,不要那麼快地斷奶。但很多人似乎不信,她們更願意相信書本或老人的話。但也有不少人在斷了奶後,像我一樣後悔。我把我的哺乳經驗寫給尹老師,是希望所有有能力、有條件、有時間的媽媽都盡量延長哺乳期。愛孩子,從哺乳開始。未來很遠,我們不知道能為他們做些什麼;現在很近,用擁抱和乳汁讓我們跟孩子更親近。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是幸福的。

尹建莉

你好:

你的來信寫得非常好,給那些正在哺乳期的媽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你說得很對,給孩子哺乳的過程,不僅僅能讓孩子吃到營養價值最好的奶水,更重要的是能增進母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母親溫暖的懷抱和乳汁,能給柔弱的嬰孩提供極度渴望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隻有母親的乳汁,才能撫慰這個突然落入人間的小天使,隻有母親的胸膛才能安撫他內心的不安和惶惑。所以哺乳期應該盡量延長,這對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成長非常有利,如果有條件,我認為哺乳到3歲以上也沒問題。

真不好意思,我自己吃奶到6歲,快要上小學一年級時才斷奶。我小時候家家都有幾個孩子,人們對孩子真正實行“自然養育”,所以每家最後出生的孩子往往吃奶時間最長,不少人都吃到四五歲。我都能記得自己吃奶,後來就不單純隻是為了吃飽,似乎從我記得這件事起,媽媽已沒多少奶水了,那隻是一種和母親親近的方式。我還記得斷奶時,我媽媽隻是說一句“長大了,以後不再吃了”,我就不吃了,沒有任何痛苦。我這個吃奶時間可能有些過分,並不是建議哺乳時間到這麼長,隻是想說哺乳這件事盡可能自然一些,什麼時間斷,不要太刻意了,延長一年半載的,真不是什麼問題。在這一點上,你是我的知音,我完全讚成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