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家庭是學習的第一站(4)(1 / 3)

2.不建議背誦的內容:“四書五經”《弟子規》《三字經》等。一是篇幅較長,不夠朗朗上口,不容易背誦;二是其中有些價值觀並不適應當代社會生活。當然,如果有的人喜歡,背誦這些也沒問題,個人偏好,喜歡的就是適合的。

3.幾歲開始背誦?越早越好,但任何時候都不晚,從1歲到18歲都是背誦黃金期。古詩可以是最好的搖籃曲,是最好的語言啟蒙內容,可以在任何時候讀給孩子聽。不必擔心孩子聽不懂,哪怕是小嬰兒,也可以讀給他聽。讓孩子從小受到美好語言的熏陶,有助於提升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4.要背誦多少才好?能背多少背多少,不要在意背誦數量,不要做成任務,要常年堅持(注意,不是天天堅持),重在養成習慣和愛好,從中感受中國語言的美,感受文字的韻律即可。當然,若統計數字能增加孩子的興趣,適當做個統計也行。平均每年背幾十首到上百首,到高中畢業能熟背三四百首以上,孩子的傳統文化功底及語言文字功底就會很好了。

5.需要解釋內容嗎?適當解釋一下較好,其實孩子經常是很想知道一首詩的內容的,這在某種程度上會激發他的興趣。如果孩子太小或對內容不感興趣,或家長無力解釋,完全不解釋也可以。總的一個原則是,能解釋多少解釋多少,不過度解釋,尤其不胡亂解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現在不明白的,讀得多了自然明白了。

6.關於選本。選擇較權威的大出版社的版本或修訂過多次的經典版本比較可靠。也可以多比較幾個版本,感覺哪個選本是你喜歡的,哪個版式看起來舒服,就選哪個。在這裏我推薦一下我自己主編的《一周一首古詩詞》(暫定名),這是專為少年兒童選做的一個經典誦讀版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全國各地書店及當當、亞馬遜、京東等各大網站有售。

7.背誦方式。家長最好以“共同的學習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誦讀,而不要以教師、統計員或監考者的身份單方麵對孩子提出要求。孩子的記憶力比家長好,家長可以背不下來,但至少要和孩子一起去誦讀、品味。若誦讀的時光是親子相處的美好時光,沒有壓力沒有訓斥,孩子肯定會喜歡上經典誦讀的。

重要的話再強調一次:若誦讀的時光是親子相處的美好時光,沒有壓力沒有訓斥,孩子肯定會喜歡上經典誦讀的!

祝福你!

4、閱讀不是佛腳,不要急時才抱

不要把閱讀“功利化”。閱讀不是急救藥,對成績不一定有用。考試不是閱讀的目的。

尹老師:

您好!我是一個初三的學生,閱讀量少得可憐,幾乎沒有,成績也一般。請問:我現在加強閱讀晚嗎?我的成績還能提高嗎?

尹建莉

你好,孩子:

閱讀任何時候開始都不算太晚,你才初三,十三四歲,當然不晚。隻是,我不希望你把閱讀功利化了。你把閱讀和你是初三學生聯係起來,我猜你可能是把閱讀的功能指向中考,想讓閱讀為你的中考助力,多拿幾分吧。閱讀不是急救藥,我不能肯定它對你的中考有什麼用。所以你如果問現在閱讀是否對中考有用,這個真不能肯定,很有可能不但沒加分,還因為閱讀占用時間,讓你的分數更少些。閱讀不是佛腳,不要急時才抱。

如果現在備戰中考,學業壓力很大,閱讀的事可以暫時放一放,等中考結束後,離高考還有幾年,你可以從容地開啟閱讀旅程。閱讀將來可能會對你的考試有用,但考試不是閱讀的目的。去品味每一本書本身的美,從書中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你會發現有比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收獲。希望你能堅持閱讀,書讀得多了,自然會喜歡上閱讀,這會對你的人生有所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