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性教育、人際關係培養、金錢教育(5)(1 / 3)

我先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一個朋友,他初中時正逢“文革”,父母都被下放到農村,他是家中老大,下麵有四五個弟弟妹妹。失去了父母的保護,加上家庭成分不好,他就成了在學校被欺負的對象。在那個年代,他是非常無助的,能活著已很艱辛,到學校還要被欺負,經常挨同學的打,甚至連學都沒法上了。後來他想,總這樣挨打受氣也不是辦法,與其被人欺負死,還不如豁出去,拚個魚死網破。有一天又有同學欺負他,他狠狠地說,反正老子不想活了,今天跟你拚了!然後真是拚了命地打回去,一口氣把欺負他的同學打到求饒,以後再不敢欺負他。由此他發現了勇敢的價值,沒錯,就是這兩個字:勇敢——後來再遇到有人欺負他,他都決不退縮,他發現出擊是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

後來他在學校居然變得很有名氣,不但自己不受欺負,還保護了另外一些平素懦弱的同學。我這位朋友後來學業有成,事業非常出色。回顧自己的成長,他覺得自我保護意識的覺醒非常重要,如果他一直那樣受欺負,可能會得神經病,一輩子就完蛋了。當然,他後來的成就絕不是打架打出來的,而是由於十二三歲就挑起了養活幾個弟弟妹妹的重任,鍛煉得能力非凡;並且他從小酷愛閱讀,成績優異,既勇敢又有正義感,這些是他的優秀資本。被迫衍生出的打架能力,隻是保護了自己,讓自己能正常地長大。這就像一個人皮膚受傷感染潰爛,如果不下狠心把創口剜去,而隻是忍著痛,會發生全身感染,會要命。這樣算來,雖然落個難看的疤痕,至少能保命。

孩子,你在傷心時會把自己的手咬出血;你用自殘的方式在胳膊上刻小時候好朋友的名字,然後吃自己的血;你喜歡看《東京食屍鬼》,想墮落,感覺世界充滿著恐懼與黑暗……我無法想象一個少年在怎樣拚盡全力,掙紮著匍匐前行,我心疼你,此時能幫助你最好的辦法就是希望你勇敢站起來,而不是讓命運壓得早早趴下。

所以孩子,不要再認可自己的“膽小”,你要開始變得“勇敢”。當學校裏再有同學欺負你時,你必須反抗。不要僅僅是受欺負後自我安慰,你安慰不了自己。

首先,你要告訴老師,求得老師的幫助。我相信,正常情況下,老師如果知道你的情況,會給你幫助的。如果老師不肯給你幫助,或無法給你幫助,那麼我建議,學習上麵這位前輩,該出手時就出手。

在這裏,我要特別提醒的是,不要因為“懷疑”就去打架,你父親的暴行已使你患上了“輕度迫害妄想症”,你說有些同學“表麵上跟我很好,實際上他們總是在背後說我壞話”,這肯定不是事實,應該是你多心了。在那些有嚴厲父母,經常挨打受氣的孩子身上,特別容易出現這種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因為自己的妄想去傷害無辜的人。你的勇敢應該隻針對那些有很具體行為的,比如,明目張膽地欺負你的人,而不是那些“有可能在說壞話”的人。記住,這是邊界。

也許你不曾想象自己會動手打人,這可能確實很難,你深深地害怕,不自信。但你說你曾經想自殺,既然死的心都有了,還怕別的什麼嗎?你不要主動去挑釁別人,但絕不允許別人挑釁,你必須捍衛自己的尊嚴,如果你不尊重自己,別人更不會尊重你。那些喜歡欺負別人的人,他們內心其實特別羸弱,一般都是“柿子專揀軟的捏”。你不做那個軟柿子,就沒人敢欺負你。還擊時要注意下手的分寸和位置,不要打要命的地方,手下留情。

下麵說說如何對待你父親,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我曾說過一句話:孩子的受氣相都是從家裏帶出來的。所以你一切問題的根源不在同學身上,在你父母親那裏,尤其在你父親身上。他那樣不尊重你,因為你膽小就打你,其實你的膽小正是他打出來的呀。不要以“他是為我好”來為他開脫,那隻是他打人的借口,不是真心話。你必須要對他的暴力行為堅定地說“不”。

對待你父親,可以先禮後兵。我建議如下:

1.先和他溝通,把他帶給你的痛苦和心理創傷全部講給他,還有你母親。明確告訴他們,以後不可以再打你。若無法采用當麵談話的方式,可以寫信,以避免正麵衝突。你應該是讀過我的書了,才會給我寫信。那麼請你把我的兩本書同時送給你父母,讓他們讀一讀,如果他們不讀,你把相關章節讀給他們聽。但凡他們有一點點反省意識,或隻要他們真的愛你,了解了你的痛苦,看了我的書,他們會改變自己的。如果他們“刀槍不入”,完全不接受,你一定要告訴他們,如果誰再打你,你必定要打回去,讓他們有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