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教育需要清醒和勇氣(5)(1 / 3)

我女兒圓圓初中時就讀於北京海澱區一所“外國語實驗學校”,在2003年6月,也就是她初二快結束時被批準入團,她班裏這一批入團的共有五個人。初一時班裏同學就有入團的,圓圓當時也寫了申請。圓圓一直品學兼優,曆年三好生,進入初中後各方麵表現也很良好,我認為入團這件事對她來說根本不是什麼事,應該很快能入。但她的入團申請卻被退回來,被告知她年齡小,還不能入。圓圓2001年讀初一時10歲,眼睜睜地看著班裏同學一批又一批地入團,卻沒她的份。

《共青團章程》規定14周歲才能入團,初一的孩子大多數十二三歲,要說年齡,大家都不夠,學校可能是為了激勵學生,所以提前開始發展團員。他們不接受圓圓的入團申請,隻是因為她比別的同學年齡更小一些。

我想,學校體育考試時不看年齡,要求圓圓和那些比她大兩三歲、已進入青春發育期、長得人高馬大的孩子考同樣內容,入團時卻計較她年齡小,在大家年齡都不夠的情況下,單單不許她加入。還有另外幾件事,學校都處理得不妥當,對孩子明顯不公平,反正都是他們的理,沒辦法,隻好接受。

但我明顯地感覺到,那兩年,“年齡小”成了圓圓最不喜歡被提及的事情,她總處處想讓別人覺得她長大了,和別的同學一樣大。到初二第二學期快結束時,也就是2003年6月,即“非典”到來前夕,圓圓好不容易能入團了,所以她非常高興,周末回家一見我,就有些興奮地告訴我她被批準入團了。

入團的程序大致是這樣的:

班裏同學先給申請人投票,選出得票高的幾個報到團委,團委確定候選名單後,請各任課老師評定,老師們沒有反對的,全票通過的就報回團委,成為被批準的新團員,被批準入團的新團員有兩個月的考察期。圓圓告訴我,隻要在這兩個月期間不犯錯誤,諸如打架或考試作弊等,到時就轉為正式的了。我對她兩個月後的“轉正”沒有任何擔心,所以很快忘記了這件事。

圓圓這一批新團員接受“考察”的時間正趕上“非典”放假,學校停課,大約停了兩個月。也就是說“考察期”和停課期正好重合。到圓圓複課後,我也沒想起入團這件事,就沒再過問。然後那個學期就結束了。

9月開學後,圓圓升入了初三。為了中考成績,學校從各個班挑選了成績好的學生組成了兩個“尖子班”,圓圓進了其中的一個,班主任和同學都是新的。過了一段時間,我有一天忽然想起入團的事,因為圓圓後來沒再和我說起這件事,我以為考察期一直沒結束。於是問她,考察期是因停課要延後嗎?圓圓一下子顯得很難為情,猶豫一下,然後告訴我,她考察沒通過,被刷下來了。說完這話,圓圓像在安慰我,又像在給自己找回麵子,馬上說“這無所謂,入不入都行”。

我非常吃驚,問為什麼沒通過?圓圓說她也不知道,沒人和她解釋,是她以前班裏的團支部書記告訴她的,班裏隻有她一人被刷下來。

無論圓圓表麵上多麼不在乎,或者她內心真的已不在乎了,我都不能接受這事。我立即給她之前的班主任打電話。圓圓本不想讓我打,說別的班也有被刷下去的,她真的不在乎。圓圓這樣說,可能有她的顧慮,孩子是最會感覺處境、權衡利弊的。也有可能是她處在那樣一個環境下已習慣了,在耳聞目睹許多她和她的同學都理解不了卻不得不接受的事後,認為被“刷下”是一件老師必須要做的事。以她一貫善良的思維,如果有一件不好的事必須要有人來承擔,她也是願意擔當的。所以這五個人中如果必須有一個人要被“刷下”的話,她覺得自己成為這個“倒黴者”也沒關係。

我心疼地對圓圓說:“寶貝,至少我們要知道為什麼,媽媽給老師打電話問問吧。”

前班主任聽我問這個問題,吞吞吐吐的,說她不知道這事,入團所有的事情都是班裏團支部的幾個人,即幾個學生來做。她應該沒說真話。我說:“我也當過老師,學生入團這事,具體工作是由團支部的人做,但班主任不可能不知道啊。”她又說:“嗯,最後決定權不在我這裏,是學校團委決定的。”我說:“那我去學校團委問問。”前班主任口氣有些不願意,說:“我替你去問就行,這麼遠你不用跑來了。”我說:“謝謝你,不用麻煩你了,我自己去找團委書記問問吧,我想詳細了解一下具體情況。”

我和這位前班主任以前交往很少,除了開家長會簡單交談幾句,沒有過其他接觸。我也從沒聽說過圓圓和她有什麼過節。事後旁敲側擊地問過圓圓,從她的話中也聽不出哪裏對這個老師有得罪。隻是聽圓圓評價說這個班主任老師有些“窩囊”,也不公平,她班裏一個成績不佳且很搗亂的男孩,第一批就入團了,班裏同學都覺得奇怪,老師為什麼要讓這樣的男生第一批入團,覺得班主任老師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