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是剛從雷丁乘車過來的,我有個約會是下午2點,有20分鍾的空閑時間,因此,我想利用這短暫的時間來訪問。”稍作停頓,喬治又壓低聲音問:“貴公司大概沒有把這種做法教給銷售員吧?”
那位老板聽到喬治的問話後,繃著臉看了銷售經理一眼,過了一會兒,老板微笑著對喬治說:“多虧你,年輕人,請坐吧。”
這則案例中,喬治之所以能在20分鍾內得到客戶的認可,正是因為他抓住了一個商人的心理特點,從對方關心的問題——銷售額上入手,並以此設置懸念,引導客戶回答出:“當然,我想知道。”從而贏得了客戶的好感。
同樣,銷售員采用這種方法,可以讓客戶放下心中的懷疑,與你心平氣和地交談,這樣對彼此業務成功可以起到推動作用。
三、有所避忌,有些問題不可問
在和客戶談話的時候,有的東西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1)不要問及對方的花費,比方說別人衣飾的價錢、或送禮的價值以及請客所花的費用,這會讓人覺得你觸及他的經濟能力或者懷疑他送禮的心意。
(2)不可以問女子的年齡(除非她是6歲或60歲左右的時候)。
(3)不可問別人的收入。
(4)不可詳問別人的家世。
(5)不可問別人用錢的方法。
(6)不可問別人工作上的機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你不想讓人知道的事你也應該避免詢問對方,談話的目的在引起對方的興趣,而不是使任何一方沒趣,能令對方滔滔不絕,是你說話的本領,也是你增廣見聞的方式。
當然,在與客戶溝通時,從客戶感興趣的話題提問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如果用的不恰當,也是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很明顯,向客戶提問,令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可以說俯拾皆是,關鍵在於要能夠依照特定的情境去發掘,並且恰到好處地運用!
銷售技巧點睛
1.從大家都關注的一些話題入手,比如天氣、體育、新聞等。
2.向陌生人提問,可以通過借助其他媒介的方式,比如,對方手頭的報紙等。
3.可以談及對方在行的話題,比如,他的職業、愛好等。
委婉探問,不知不覺中問出客戶的經濟實力
銷售員都知道,客戶是否有購買能力是判斷其是否能成為我們準客戶的一個方麵。客戶有購買需求、有購買權,但是沒有購買能力,我們依然無法成功地銷售出產品,對於分期付款的客戶,也可能會免造成銷售後的呆賬或死賬。因此,在銷售前,我們就應謹慎行事,在大型的購買活動中,要提前了解客戶的經濟水平和購買力,在確認你的潛在客戶有這方麵的預算後,還要對其一貫的信譽進行一番考察。我們考察客戶的購買實力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提問,但在提問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最好以溫婉探問的方式,盡量在悄聲無息中了解,否則,很容易引起客戶的反感,丟失生意。
一、看客戶的穿衣打扮,委婉提問
一般情況下,人們的收入狀況和經濟水平,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從其穿著打扮上看出來的。穿戴服飾質地優良、式樣別致的客戶,應該有較高的購買能力。而服飾麵料普通、式樣過時的客戶多是購買力水平較低、正處於溫飽水平的人。
為此,銷售員通過觀察客戶的服飾打扮,大體上可以知道客戶的職業、身份及購買力水平。比如,你在向客戶銷售一件衣服的時候,你可以先這樣說:“您今天的首飾真好看,好像是今年××雜誌上的主打產品,是嗎?”根據客戶的回答,你大致就可以看出客戶的購買情況了。
當然,這種提問方式並不是要我們以貌取人,而是幫助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客戶的購買能力,不得不說,很多時候,一些穿著並不是十分耀眼的客戶卻常常能實現成交。
一天上午,某汽車4S店來了一位打扮不入時的先生。店內的銷售員對這位先生上下打量了一番後,都沒有主動上前為其服務。而銷售員陳瑩則不同,她走過去主動和客戶打了招呼:“先生您好,我是這家4S店的銷售員陳瑩,很高興為您服務。”為了不打擾客戶看車,做完自我介紹後的她就在一旁觀看,並未出聲。
就這樣,這位先生一個人在店內轉悠,一會兒說這輛車車價太高,一會兒又說那輛款式不漂亮。看到一旁的陳瑩,他說:“我今天隻是隨便看看,沒有帶現金。”
“先生,沒有問題的。我和您一樣,有很多次也忘了帶。誰也不會身上隨時帶著很多現金,您盡量看,有什麼問題可以盡量問我。”
“好的,謝謝你。”然後,稍微停頓一會兒,陳瑩觀察到客戶有種脫離困境、如釋重負的感覺。陳瑩想:他是真的沒帶錢,還是沒有購買能力呢?於是,針對這個問題,陳瑩決定大膽地試探一下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