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一十五、操蛋的曆史(2 / 2)

“正是,聽說武當如今遇上了個大對頭,剛好小子在中原遊曆,就來看看能不能盡綿薄之力。”

“少俠高義,岱岩這裏謝過了。隻是今日家師身體不適,無法親自迎接還請少俠贖罪——少俠似乎不知武當今天的對頭是誰。”

果然是有事,張真人都身體不適了,這事還不小,而且聽俞岱岩這話說的,好像這個所謂的對頭真有其人、甚至可能還和自己認識,想到這阿爾法沉吟了一下:

“難道是張五俠...”

俞岱岩是個又悶又小心眼的性子,阿爾法可不敢貿然說人名,萬一沒說明白惹了這老家夥可就不好辦了,於是幹脆欲言又止地說了個“張五俠”——畢竟從剛才知客道人的話裏大致能聽出來這事和張翠山一家有關,

這樣用個尊稱然後再欲言又止,半截話是最好圓的:

如果這大對頭的確是張翠山那麼自己沒說錯,如果不是張翠山自己又隨時可以改口什麼“張五俠之妻”、“張五俠之子”的,最次最次都不是,自己也用了尊稱,不傷感情,反正就是可以圓的滴水不漏。

“正是五弟生的那個孽畜!!!”

俞岱岩衣服咬牙切齒的樣子,看得阿爾法一愣一愣的,

這麼說來是張無忌啊,難道當年那個11、2歲的小娃娃相隔10年後逆襲了?還把整個武當山攪得一團亂麻?張真人又是為什麼受了傷?該不會是張無忌帶著明教殺上武當山了吧?按說當年走的時候一家人挺幸福啊,

一時間阿爾法也想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於是提議去看張真人,一邊推著俞岱岩進後堂,一邊聽俞岱岩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當年阿爾法救下張翠山一家後,這事並沒有因此而平息,首先就是武當上下對殷素素的態度並不統一:

俞岱岩雖然當初被阿爾法扯謊給哄住了,但畢竟殷素素是邪派中人,多少有點遷怒的意思,而像俞蓮舟、宋遠橋這種年長者也是這麼想的,因此對待殷素素其實並不算太好,雖然沒有什麼過分的,但態度卻是十分冷淡的;

另一派就是殷梨亭和莫聲穀這些年輕人,

殷素素年輕貌美、聰明伶俐,自然比較容易獲得這些年輕人的好感,當然倒不是那種男女之情,純粹是年輕人之間的好感,再加上幾個年輕人血氣方剛好打抱個不平,對幾個老大哥雖然尊敬,但還是偶爾對老哥幾個的冷淡表現出不滿。

而就在這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江湖上傳出了殷野王當年偷襲俞岱岩、將俞岱岩打成重傷的傳聞,

這個在江湖上算不得什麼大事的傳聞在武當山卻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震動,老哥幾個認為這殷素素當初就撒謊,留在武當是個禍害,而小兄弟們則認為江湖傳聞不可信,為此雙方鬧得不可開交,雖然武當七俠之間情誼深厚並未因此翻臉,但終歸是鬧得有些不愉快,

這時一貫好麵子毀老婆的張翠山又開始作妖了,非要把老婆孩子送到天鷹教去,說影響他兄弟感情了,

張三豐一看也隻能這樣了,張翠山自己都拍板了,不送走就要死要活、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鬧的,武當上下扛不住這麼折騰啊,幹脆就讓張翠山和張鬆溪護送殷素素和張無忌去天鷹教。

於是最大的變故就這麼發生了:

——一隊不知名的強人打劫了車仗,殺了張鬆溪和殷素素、打傷了張翠山,並擄走了張無忌,張翠山負傷逃回到武當山,沒過幾天就一命嗚呼,而殺人的劫匪也至始至終沒找到,這事就成了武當派一大懸案。

誰知幾年後,當六大派合夥殺上光明頂想要剿滅明教的時候,一個自稱張無忌的少年橫空出世,

——當然就是《排難解紛當六強》那出戲了,隻不過這個張無忌可不是原著裏那個張無忌了,這小子把自己爹娘被殺的仇全算在了武當派身上,認為當初如果不是武當派逼走了他們母子就不會有這慘劇發生,當場就屠了宋遠橋和張鬆溪。

受傷的殷梨亭和莫聲穀當時就不幹了,意見不合是不合,武當七俠到底還是親得跟哥們一樣,直接就上去跟張無忌拚命,

結果就是在學全了【九陽神功】的張無忌麵前一個回合都走不上就各自被秒殺,這個張無忌是根本不講情麵,出手就是殺招,也不管當初這哥倆多麼力挺殷素素。

當然了,這還沒完,和武當山真正的衝突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