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一十八、談判,共同的利益(一)(1 / 2)

張無忌手下自然是人才濟濟了,光明左使楊逍不用說了,白眉鷹王殷天正於公於私都會站在張無忌一邊,而五散人外加五行旗主一下就是10個強大戰力,當然還有那正在蒙古王府裏臥底的光明右使範遙,不過說到這阿爾法想起了一個細節,

——俞岱岩說趙敏是被一個高人救走的!!!

阿爾法左思右想,把《倚天屠龍記》裏還活著的人劃拉了一遍,有這種武功、能在明教高手中救人的整個倚天還真沒幾個:

少林寺的渡字輩老僧有這本事,但絕對不可能,這三老東西死都不會下少室山,就算下了山,看到三神僧被虐死,還會管蒙古郡主死活?早坐一塊圍個圈收拾張無忌了;

兩*王、金花婆婆和金毛獅王也有這本事,隻是金花婆婆不會有那份愛心,而獅王的話遠在冰火島、瞎了眼怎麼能回來啊?所以這兩個人肯定也不是;

楊過後人、黃衣女子?老楊家除了楊過他爹認賊作父,剩下的都跟外族幹了一輩子,怎麼也不可能救蒙古郡主,也排除;

那麼有可能救下趙敏、但又不會像神箭八雄、阿大他們被屠了個人死*朝天的就隻剩下一個人了...

沒錯,就是早早已經在汝陽王府臥底、看著趙敏長大的範遙,無論從武功還是感情上,已然化名苦頭陀的範遙都有足夠的動機,如此說來範遙和張無忌似乎並不是一條心,至少在對待趙敏的問題上如此。

回想一下範遙,這個人是個怎樣的人?

阿爾法對範遙的概括是聰明絕頂、武功超群同時又有楊逍所不具備的高情商,楊逍是聰明、武功是高,但卻混了個大魔頭的名聲,可誰聽過有人說範遙一句壞話的?甚至連明教中最恨明教的紫衫龍王黛綺絲都視範遙為知己——當然這裏多少有點*絲和女神的嫌疑,

不過無論如何,張無忌在光明頂的魔頭手段範遙鐵定是不以為然的。

別說在這一世的【俠空間】裏了。就是在原著裏、張無忌還是個溫文爾雅的乖乖仔時,範遙都曾經試探過他不止一次,充分說明範遙是個謹慎、有是非觀的明教高手,他不會像楊逍、殷天正等人盲從於張無忌。

範遙很明白張無忌的魔頭表現並不利於明教發展,而以範遙的為人一定不會任由張無忌把明教帶向毀滅,

——如此說來...

範遙會不會在張無忌屠戮武當的時候出現呢?陡然間冒出的念頭讓阿爾法不僅興奮了起來,馬上就和張三豐討論了起來,果不其然,雖然沒有說什麼原著情節,但阿爾法對範遙為人的分析還是得到了張真人的肯定,

“我當年行走江湖的時候聽說過逍遙二仙的傳說,範遙這個人也確如少俠所言。”

俞岱岩聽了一會,也表示肯定。當年俞岱岩行走江湖時也是把這些人際關係摸得門清,因此對阿爾法估計範遙甚至可能來助一臂之力的想法也並沒有嗤之以鼻,就是覺得可能性偏小。

可就算如此,哪怕範遙倒戈相救,己方三個人還是很危險。尤其是張真人,雙方的出場順序都不確定,萬一張真人這匹“下駟”碰到的不是張無忌怎麼辦?

把張真人定位為下駟完全是出於張真人的身體狀況考慮,事實上如果張三豐拚了命打,可能連張無忌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楊逍、殷天正之流更是必敗無疑,隻是那樣的話張真人也就保不住了。可以說是勝也死、不勝也死。

也就是說,一旦出現了張三豐碰不上張無忌的情況,想要獲勝就沒法保全張三豐了,因為不管誰對上張無忌都是下駟。

所謂捉襟見肘就是這個意思,武當一方人太少了,甚至把一個虛無縹緲的範遙算進去都不夠數。

不過阿爾法似乎並不擔心這個。隻是不停地分析著張無忌的心理狀態,想要得出一個相對可能出現的對方出場順序。

“少俠,恕我直言,這一戰我們恐怕勝不了。”

忍了好久,俞岱岩終於忍不住了。人都不夠還打什麼打?還真打算等著範遙來助拳嗎?

“三爺是擔心人不夠麼?”

阿爾法笑著說道,同時看了看外麵即將黑下來的天空,俞岱岩皺了皺眉,點頭表示肯定,張三豐卻緊閉雙目一動不動,似乎根本沒聽到這邊的對話。

再次確認了一下外麵是真的黑天了而不是陰天,阿爾法向張三豐一拱手:

“真人,可是感受到了那個人的存在?”

張三豐點了點頭,依舊閉目不語,俞岱岩驚訝地向窗外望了望,卻並沒有看到任何人影,不由得轉向張三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