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品定價的難點,在於無法確定消費者對於新產品的理解價值。如果定價過高,難以被消費者接受,新產品進入市場就會遇到波折;如果定價過低,則會影響企業效益。
常見的新產品定價策略,有撇脂定價、滲透定價和適中定價三種。
1.撇脂定價策略
該策略就是在新產品上市之初即定出高價,在短期內獲取厚利,盡快收回投資。這一定價策略就如從牛奶中撇取所含的奶油一樣,取其精華,因此稱為撇脂定價策略。通常,撇脂定價策略的主要對象是全新產品、受專利保護的產品、需求價格彈性小的產品、流行產品、未來市場形勢難以預測的產品等。撇脂定價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個:①企業能夠在新產品上市之初迅速收回投資,減少投資風險;②企業利用消費者求新求奇的心理,通過製定較高的價格,以提高產品身份,創造高價、優質、名牌的印象;③先製定較高的價格,待其新產品進入成熟期後即可擁有較大的調價餘地,不僅可以通過逐步降價保持企業的競爭力,而且可以從現有的目標市場上吸引潛在需求者,甚至可以爭取到低收入階層和對價格比較敏感的顧客;④利用高價可以限製需求的過快增長,緩解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況;⑤可以利用高價獲取的高額利潤進行投資,逐步擴大生產規模,使之與需求狀況相適應。
采用撇脂定價策略,一般應滿足以下條件: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小;新產品具有明顯優勢,擁有專利權或技術秘密,競爭者在短期內無法推出類似產品;新產品對顧客有很大吸引力;市場需求量大,或企業的生產能力有限,短期內不能滿足要求。
2.滲透定價策略
這是與撇脂定價截然相反的一種定價策略,即在新產品上市之初將價格定得較低,吸引大量的購買者,擴大市場占有率。利用滲透定價的前提條件為新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大,以及新產品存在著規模經濟效益。
低價生產的好處有:
①低價可以使產品盡快為市場所接受,並借助大批量銷售來降低成本,獲得長期穩定的市場地位;
②微利阻止了競爭者的進入,增強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3.適中定價策略
適中定價策略既不是利用價格來獲取高額利潤,也不是讓價格製約占領市場。適中定價策略盡量降低價格在營銷手段中的地位,重視其他更有力或更有成本效率的手段。采用適中定價策略的條件是:
①當不存在適合於撇脂定價或滲透定價的環境時;
②為了保持產品線定價策略的一致性。
雖然與撇脂定價或滲透定價法相比,適中定價法缺乏主動進攻性,但適中定價可以與競爭者的定價不一致。與撇脂價格和滲透價格類似,適中價格也要參考產品的經濟價值。當大多數潛在購買者認為產品的價值與價格相當時,縱使價格再高也屬適中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