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楊菊花下崗後,走出家門,自尋出路,做了一名多頭鍾點工,專門幫人料理家務和購物送貨,每月收入在800元以上,不僅改善了家境,而且為自己營造了一塊忙碌而充實的天地。最近,她又被裏弄推選為居委會主任。楊菊花原是滬西汽車運輸公司的職工,因企業不景氣而失業下崗的。下崗後,她丈夫單位經濟效益也不好,一家幾口人生活頓時陷入了困境。起初,她想出去做點手勤腳快的事業,但丈夫堅決反對:“寧肯省吃儉用也不能去做保姆侍候人”,加上自己顧慮重重,沒有勇氣,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後來,閑在家裏實在坐不住了,她受人啟發,說服丈夫,去做了鍾點工。她先是拉下麵子,硬著頭皮,鼓足勇氣做了鍾點保姆,每天下午幫東家接回孩子,做好飯,到6點半可以走。接著,她發現自己上午和下午都有空閑時間,於是,又攬了兩份差事:為附近居民送米和送純淨水,賺取勞務費。這樣,她便成了一名身兼幾職的“多頭鍾點工”。事後她說:“受累就不會受窮,勤快就不怕沒事做。我做事情你付錢,這就是最大的麵子。”
(2)文化服務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改革的深入進行,人們的意識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每當社會發生巨變的曆史時期,各種思想都會表現出來,於是社會各階層都有自己的變化觀念。在這個百家爭鳴、百業齊舉的國度裏,人們意識形態也會千姿百態,這就為精神世界的需要創造了巨大的市場。
報刊市場,有自己的優勢和需要層次。報紙和雜誌,由於費用低,攜帶方便,內容豐富多彩,而極易吸引讀者。經營報刊所需要的條件並不難做到。報刊出版部門不惜工本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發行費率一般高於郵局規定的38%的標準,有的達到50%,報刊出版部門也樂意為報攤提供大量貨源,因此,下海幹報刊發行業,不失為一條成功之舉。
擺報攤的優點在於,賣報、送報,投資少,可以說是投資最少的行當。這裏需要的是經營方式的變化。如果一兩個投資者僅僅靠自己單幹,其利潤是很小的,每年不足兩三萬元。目前擺報攤的,我們所見到的大都是些老弱病殘,沒有人把它當作可賺大錢的行業。實際上它不僅是個增收渠道,而且是中老年人選擇下海的路子。
在我國擺報攤,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加速經營:首先讓報刊種類擴大,一種報刊可少量放在攤上,時間久了後,可知哪些是最為暢銷的,可重點“抓魚”,但要漫天撒網。亦可對過期報紙降價處理,還可對老訂戶實行優待。此外,送報者可以根據讀者對報紙的哪種信息感興趣,即可以對每天報紙的進入數量適當酌減酌增,還可以寫點報導,甚至誘導報業。這個行業是值得開發的,是有極大潛力的。
(3)飲食服務飲食服務是下崗者經營的重點行業,其發展潛力很大。這主要是由於我國飲食勞動社會化程度低,趕不上新的消費需求。我國在1990年,每千人擁有的飲食網點隻有1.34個,這個水平遠遠低於國外,也低於我國1952年1.48個的水平。對於飲食業管理更是混亂不堪,宏觀管理失控,市場秩序混亂。近年來,由於盲目辦餐館,部門所有,各自為政,競爭處於無序狀態。一些單位和個人為謀取私利亂辦廚師培訓班,濫發廚師技術證明,部分個體戶違法亂紀,大大敗壞了行業的聲譽。同時,飲食業活力不足,缺乏發展後勁。目前飲食企業經營機製不完善,企業破產、兼並機製難以形成,職工招收和流動困難嚴重。多餘人員靠自己消化,勞動效率難以提高,社會負擔過重。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傳統觀念輕視飲食業,小農意識嚴重;也因為飯店所做的飯,的確令人不放心,尤其是對那些缺乏宏觀管理的個體飲食小吃店,髒得不堪入目,黑黑的手指,長長的指甲,厚厚的一層灰,加上飯碗上的一層油,地上的烏七八糟,在這樣的環境下誰還吃得下東西呢?
究竟怎樣在飲食業大顯身手呢?可從如下方麵考慮:可發展小吃店的服務中心。組織一個服務公司,進行專業化服務,與眾多的小吃點簽定協議,定時定量發送發酵好了的麵,或者特製的麵團、麵皮、麵條等,可供給做小吃所特別需要的配料,專門為小飯店組織洗好的菜、切洗好的各式菜樣;組織洗碗公司專門洗碗;供應夜宵所需要的各種速凍水餃、早點所需要的各種小食品、方便食品等等;可組建快餐集團;逐步將各機關、事業單位的食堂徹底擠垮,將這部分市場購買力全部吸引到自己方麵來;發展快餐業的設備生產,連鎖店銷售,敢爭市民的一日三餐的飯碗;發展送飯上門服務公司;發展飲食谘詢服務中心;發展風味小吃的規模服務中心,組織來貨來料、生產、加工一條龍服務,和麥當勞快餐業一樣,實行定點、定時、定效服務;組織專門檢查、督察的行業管理服務組織;發展飲食信息反饋中心;組織飲食顧客投訴中心;發展速凍食品業;大力發展食品半成品業;組織有中國絕技的廚師出國服務集團,將中國食品打入國際市場;組織培訓廚師的私立學校;發展多層次的廚師培訓班;發展禮儀服務學校;組織合乎中國國情的服務培訓班;出版撰寫有關中國傳統烹飪的書籍等。總之,應樹立雄心壯誌,我國這樣一個飲食文化特別發達的泱泱大國,決不能讓美國人的快餐業擠占我炎黃子孫的飯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