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創業問題的解決之道:怎樣選擇適合於自己的行業(2)(1 / 3)

同時,經濟過程及其結果的知識取向越增強,知識含量越提高的曆史趨勢,是經濟的知識含量達到相當高度的結果。

經濟在其發展過程中日益生長出大知識因子,不斷地向文化知識生活領域全方位地交叉拓展,致使大經濟現象中的知識含量日益突出,日見明顯,在大經濟的層次上,形成了廣泛的經濟知識現象。

比如,商品的裝潢、包裝、設計和商品的推廣、促銷、宣傳、廣告等,在傳統的意義上是單純的商品經濟現象,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日益發展,生長出了裝飾文化、設計文化、廣告文化、CI形象文化等等,這就使得商品經濟的知識含量、知識附加值構成了商品的關鍵價值成份,出現了知識化的商品產業群。

自然而然,隨著知識經濟化、經濟知識化的不斷發展、交叉生長,出現了一體化、複合化的新趨勢,形成了知識經濟一體化的結晶知識產業。經濟領域出現了知識產業群,文化領域出現商品產業群,這一新興的知識產業現象是人類文化、經濟生活全方位進步的結果,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增長的結晶,是在新技術革命的背景下,經濟升華、知識物化的結果。

知識產業化是文化、精神、創意的物化;是商品、經濟、產業的升華和理念化。

知識產業化突出地表現為20世紀迅猛興起的國際文化旅遊浪潮。這是文化、知識物業、產業與商品貿易和旅遊的統一,是文化、知識旅遊與工商業的三位一體。是知識物化、商業理念化的最佳結合。

當然,知識產業化還突出地表現為知識產業、教育產業、信息產業、設計產業、創意產業、策劃產業等一係列知識產業群的興起。形成了新產業群。在第一產業(農業、牧業、漁業、林業等)經濟學,第二產業(工業、能源、材料、製造業)經濟學,第三產業(服務、信息、消費、通訊業等)經濟學之外,萌發出新產業經濟學,它以文化、腦業、知識、人才、信息、科技、創意構成自己的最基本的經濟要素。

總之,知識經濟一體化就是文化、知識經濟的雙向運動和交叉生長,就是知識的產業化。知識經濟化、經濟知識化、知識經濟複合化、共同化的新趨勢、大趨勢,必將為知識分子創業提供廣闊的舞台。既然知識經濟時代向我們款款走來,這是曆史的腳步,也是時代的呼喚,那麼讓我們緊緊握住這一創業機遇的翅膀,讓我們創辦企業的美夢得已成真。

3.高科技領域:知識分子大顯身手的領地

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以及它以空前的規模應用於生產和社會生活,是當代世界具有偉大革命意義的特征。

當代的科技發展有三個基本的特點:①速度空前加快。科技創新所耗費的時間縮短。②具有空前的廣泛性和全麵性。它不是表現為一個或幾個方麵的技術飛躍,而是幾乎在所有的領域成批地湧現,從而形成了一係列新技術群。已經形成的有六大技術群體:信息技術群、新材料技術群、生物技術群、空間技術群、新能源技術群和海洋技術群。③科技成果進入生產領域的周期大大縮短。據國外調查統計表明,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一戰以前為三十年,二戰後縮短為七年,七十年代以來縮短為三至五年,有些甚至隻有一年。

毫無疑問,當代突飛猛進的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和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它必然給人類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其突出表現之一就是,原有的很多傳統的行業已經喪失了昔日的輝煌,而一些新興的行業中卻蘊藏著無窮的機會。這些行業基本上都是高技術產業,是隻有受過己玫慕逃⒕哂邢嗟?

的專業知識的人才能創辦的產業。這些產業中往往吸引著大量有才華的人,聚集著成批的有抱負、有能力、有知識的人。比如電腦行業、電腦軟件行業、生物工程行業、自動控製行業、航天工業等。尤其在計算機行業,其發財的機會比普通的產業多得多,發財的速度也比普通產業快,其附加值也很大,一但成功,其發展前景也不可估量。

比爾·蓋茨從開發計算機軟件開始,經過二十年的努力,一躍成為世界首富,個人資產高達600億美元。這個數字,在石油、汽車、化工等工業領域需要三代人的艱苦奮鬥才能達到。比爾·蓋茨現象,讓人產生深深的思考。勞動創造財富,這是自古至今人人皆知的道理。令人感興趣的是財富膨脹的來源,它沒有大規模的生產,沒有大規模的原料消耗,沒有大規模的產品堆積,它擁有的資源隻是知識的智慧。“開發部”是微軟公司的核心,每個人隻有五平方米的辦公室,除了一把椅子和一台電腦外,幾乎見不到其他任何東西,但它的用戶遍布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而且還日益劇增。美國總統克林頓認為,比爾·蓋茨的崛起預示著在知識經濟社會裏,自然資源的作用已遠不如從前,知識的積累和創造成為財富更為有效的因素。

同時,也提醒人們,靠知識也能打天下,而且在高科技領域,成功的機率正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