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零售企業形象管理 (3)(1 / 3)

第七章零售企業形象管理 (3)

第一,將企業的管理、營銷、公關與廣告提升為貫徹落實企業的經營理念與經營哲學的具體行動。

第二,CI計劃的職責劃分不單是廣告、宣傳部門的事,而是由企業首腦親自把握,動員整個企業的所有部門全員參與、人人有責。

第三,CI計劃的企業情報傳達對象,不單是指向消費者,同時也指向企業內部員工、社會大眾及相關團體。

第四,CI計劃的企業情報傳達媒體,不單是大眾傳播媒體,而且要盡量大限度地運用企業內外所有的傳播資源。

第五,作為一套係統、完整、嚴密的企業形象傳播方案,CI計劃不是短期的即興作業,而是企業長期的戰略規劃,是需要定期督導與有效監控的係統工程。

實施CI計劃,對內可以增強企業員工的向心力,調動全員勞動的積極性,使企業充滿活力;對外則會使企業形象更加鮮明、充實、可信,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從而為企業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

 企業形象識別(CI)分為理念識別(MI)、行為識別(BI)和視覺識別(VI)三個層次。

一、理念識別(MI)

MI的英文為Mind Identity,就是一個企業由於具有獨特的經營哲學、宗旨、目標、精神、道德、作風等而區別於其他企業。MI是CI的靈魂和整體係統的原動力,它對BI和VI具有決定作用並通過BI、VI表現出來,就好比一個人具有的內在獨特氣質隻能通過其行為和外表才能感受得到。在理念識別的要素中,企業的群體價值觀是核心要素。

二、行為識別(BI)

BI的英文為Behavior Identity,指企業理念統帥下的企業組織及全體員工的言行和各項活動所表現出的一個企業與其他企業的區別。BI是企業形象策劃的動態識別形式,有別於企業名稱、標誌等靜態識別形式。從BI實施的對象來看,它包括內部活動識別和外部活動識別。由於員工及其群體的行為(包括語言)本身就是一種傳播媒介,所以受眾可以不借助其他傳播媒介而直接產生對企業的認知,從而形成對企業形象的認識。而員工的言行無不是在企業價值觀等理念要素的作用下表現出來的,因而行為識別實際上是理念識別的最主要的載體。

三、視覺識別(VI)

VI是英文Vision Identity,指一個企業由於獨特的名稱、標誌、標準字、標準色等視覺要素而區別於其他企業。VI的表達必須借助某種物質載體,如廠房、店鋪、廣告牌、產品外觀及其包裝等等。根據人體工程學的研究,人們獲取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徑是視覺,約占80%,因此VI是整個企業形象識別係統中的最形象直觀、最具有衝擊力的部分。人們對CI的認識是從VI開始的,早期的CI策劃也主要是VI策劃。VI雖然比MI、BI容易實施、效果顯示度高,但它對企業形象的影響並不持久和深入,而且有時也難以完全反映MI,也就難以完全反映CI的內容,因此脫離了理念識別和行為識別的視覺識別是缺乏生命力的。

MI、BI、VI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共同整合成為企業識別的係統結構,這個結構告訴人們:企業經營理念方針的完善和堅定,是企業識別係統基本的精神所在,也是整個企業識別係統生成運作的原動力。經由這股內涵的動力,影響企業內部的活力與製度、組織的管理與教育,並延及對社會的公益活動、消費者的參與行為之規劃,最後經由組織化、係統化、統一化的視覺識別計劃傳達企業經營的信息,塑造企業獨特的形象,達到企業識別的目標。

問題2.怎麼設計企業形象識別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