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商品采購與管理 (5)
1貨源的可靠程度。商品供應能力和供貨商信譽的結果包括商品的花色、品種、規格、數量能否按企業的要求按時保證供應,信譽好壞,合同履約率等。
2商品質量和價格。商品質量是否達標,能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質量檔次等級是否和企業形象相符,進貨價格是否合理,毛利率高低,預計銷售價格消費者能否接受,銷售量能達到什麼水平,該商品初次購進有無優惠條件、優惠價格等。
3交貨時間。對采用的運輸方式,運輸費用事先相關約定,如何支付,交貨時間是否符合銷售要求,能否保證按時交貨等做出明確的規定。
4交易條件。供貨商是否能夠提供供貨服務和質量保證服務,供貨商是否能夠同意零售企業售後付款結算,是否可以提供送貨服務、提供現場廣告促銷資料和費用,供貨商是否利用本地傳播媒介進行商品品牌的廣告宣傳等。
零售企業商品采購必須建立供貨商資料檔案,並隨時增補有關信息,用以確保貨源的質量,以便通過信息資料的比較對比,來確定選擇合適的供貨商。
問題4.怎麼確定商品采購數量?
商品采購數量的確定,會影響到商品銷售和庫存,關係到銷售成本和經營效益。所以采購數量的確定在采購環節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大量采購
大量采購,降低采購成本而一次性把一種商品大批量地采購進來,這樣可以節省一些采購費用。
商品在市場中的需求量巨大,可以大量進貨。這主要針對有些屬於價格彈性較大的商品,價格一旦降低,可以引起需求量迅速擴大。再通過薄利多銷的促銷策略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從而加速商品周轉。對於價格比較敏感而大量銷售的商品,可以采取大量采購的方法。
1.共同采購下多大量采購。是一種聯購分銷的采購方式。這種采購方式下,盡管具體到每一個企業采購量不大,但各個企業聯合起來采購,聚沙成塔,可以采用大量采購方式。目的是降低采購成本。
2.供貨不穩定的商品。有些商品的供應時斷時續,沒有規律性。一旦市場上供應此類商品,商店就應大批量采購並儲存,以供後陸續銷售。要求商店必須準確估計需求量以及商品供應不穩定的缺貨時間,否則商店會承擔商品積壓的風險。
二.適量采購
針對市場銷售均衡的商品,在商店保有適當庫存的情況下,確定適當的數量來進行商品的采購。適量采購的關鍵是確定適當的采購數量,如果數量不當,將直接影響企業銷售,增加進貨成本。
為了避免出現商品脫銷或商品積壓這兩種經營失控的現象,有必要確定最恰當的采購數量,即經濟采購批量。
采購費用與保管費用對一次采購批量的要求是不同的。從商店經濟效益角度來看,要節省這兩種費用,就需要尋找一個最佳采購批量,使這兩類互相矛盾的費用加起來的總費用為最小數。這個最佳采購批量的計算方法是:
設:Q=每批采購數量
K=商品單位平均采購費用
D=全年采購總數
P=采購商品的單價
I=年保管費用率
則:Q=2KD/PI
案例:
某商店預計全年銷售某種商品32000件,已知每件商品的采購費用是5元,單價為2元,年保管費用率為25%,欲求最經濟的采購批量。
Q=(2×5×32000)/(2×25%)=800(件)
由計算得知,每次采購數量為800件較為合理。
活動:調查分析著名企業都有哪些采購渠道。
案例分析
國美這樣管理采購
采購是零售市場最主要的環節之一,是連接上遊製造商和終端消費者的,其職責是把性價比最好的產品展示在消費者麵前。目前國內的家電零售業正處於飛速發展階段,行業競爭激烈。但是占零售額較大比重的大家電的品牌相對是比較集中的,這就為全國性連鎖采購創造了一定的有利條件。國美在做采購的時候,首先確定了幾個宗旨:一是渠道保障,即直接向廠家采購,減少中間環節,保證價格優勢。國美在與工廠合作的時候,一般采取簽訂全國銷售合同方式,並製定一定銷售的目標。在合同的執行過程中,有些工作還是需要當地的經銷商和辦事處協助的,如配送、安裝等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