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陳愛蓮:萬豐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借危為安
首先,就目前危機來看,全球一體化的整合已經開始,對於目前發展較好的企業來說,正是整合的契機。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都是需要以應變來麵對萬變的。
其次,需要企業有充足的資金。比如說,投資一個企業需要2億的資金,但整合1家企業隻需要5000萬元,如果企業能夠有充足的資金在此時整合就會很適合。
再次,需要有較好的管理能力。
企業的整合分為兩部分,對外的整合及內部的整合。對外整合,需要考慮三部分內容,首先要有市場,整合時需要了解好市場的需求,做好規劃。
——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長陳愛蓮
過冬關鍵詞:創新做底氣、技術為突破
過冬方略: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不但已經嚴重影響到美國的汽車巨頭及其零部件生產廠商,同時,也波及了世界各地的汽車製造業,中國似乎也在劫難逃。但是,任何時候機遇與挑戰都是對等存在的,而如何抓住機遇,將危機轉為契機,陳愛蓮或許能給我們更多的啟示。
自主創新才有底氣
談到如何將危機轉為契機,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長陳愛蓮有自己的看法。她以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為例,那次危機造就了小排量車的風行,日本的汽車產業能在短短十幾年中在全球占據重要位置,就是牢牢地抓住了這一機會,創造性地發展了自己的產業。
那麼,麵對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國的企業該怎麼做呢?陳愛蓮的方法是“企業內在的修煉”。就萬豐而言,企業的內在修煉指的就是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可以說,自主創新是保障萬豐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陳愛蓮將“創新”歸納為“整合”和“走”,這也是在來勢洶洶的金融海嘯麵前,陳愛蓮及其企業的應對之道。
任何一次市場波動,最終的結果無非是“壯大亡小”,整合能讓有競爭實力的優秀企業進一步壯大,而一批中小企業隻能歸於消亡,從這個角度來說,整合不僅是一種市場需求,也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金融危機條件下的整合則是產業發展所傳遞出的一種由成長邁向成熟的信號。
若想讓企業從成長走向成熟,陳愛蓮認為原地踏步是不行的,企業還是需要“走”——不能僅僅滿足於現有規模和現有產能,而要通過自主創新,培育國際化的競爭力。想要打造國際化的競爭力,萬豐的做法是:向節能環保型轉變;向設計服務型轉變;向技術輸出型轉變;向文化輸出型轉變。
陳愛蓮表示,麵對金融危機,工作的重點就是要通過整合與提升盡快推進這四個轉型。
“對於未來我們依舊樂觀”
在談及對未來的展望時,大多數企業家或多或少都表現出悲觀的情緒,有的幹脆避而不談,而陳愛蓮似乎有點另類,她總用自己鏗鏘的語調跟她的企業家朋友說:要充滿信心!
事實上,陳愛蓮對於企業的信心是相當充足的。充足的信心來自兩個方麵:品牌與技術。
品牌和技術為萬豐提供了接觸世界其他高端零部件企業的平台與機會。這兩個方麵的優勢給萬豐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合作機會。
品牌和技術是萬豐海外拓展之路走得順利的根本保證,萬豐已經在國際市場中具備了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而這種地位和影響力對應對眼下的困難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品牌和技術,充足的現金流也是令萬豐自信滿懷的關鍵因素。
在汽車零部件的銷售上,萬豐雖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是整體產業結構依然是健康的,充足的資金流是奠定這一良好局麵的重要因素。
在確保企業資金鏈安全的前提下,萬豐將以更低的成本來選擇合作企業和項目,對產業的中下遊進行大膽收購重組或是戰略性投資。
10年前,“亞洲金融風暴”奠定了萬豐的產業基礎,10年後,這一幕場景似乎還要重演,而結果可能更為喜人。
在陳愛蓮的帶領下,萬豐這艘快速油輪從當年的“青澀”已經慢慢具備了成熟與穩健的特質,這種特質有助於這個企業和它的當家人以更為長遠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發展道路,更加懂得如何得心應手地將挑戰轉化為機遇!可以肯定的是,對於陳愛蓮來說,好戲才剛剛開始。
蓄勢待發、乘風破浪——類似這樣的詞語用在陳愛蓮身上一點都不為過。當她肩負起整個萬豐的前途的時候,人們有理由相信,這個冬天其實不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