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蕭不凡臉上的錯愕,老和尚笑著搖了搖頭,輕聲說道:“不是我神算,隻不過你身上的牌子上麵寫著而已!”
蕭不凡臉色瞬間呆滯,機械式的低頭看看自己腰間環掛著的玉佩,頓時臉色通紅,這老和尚哪裏是什麼神算,分明是看到他的官牌,所以才知道蕭不凡的名字。
房間內的氛圍瞬間轉變,本來安靜祥和的氛圍變成了兩個流氓對峙,老和尚剛剛的祥和早已消失不見,像一個老頑童一樣看著蕭不凡,目光中充滿了笑意,就好像看著一隻小猴子,而蕭不凡的臉色就如同煮熟的蝦,目光中充滿了羞愧,自己坑人無數,居然在如此雕蟲小技上吃了虧。
挽起袖子,蕭不凡決定好好的跟他理論理論,像這種差點摧毀人家信仰的家夥一定要好好的教訓一下,否則他都不知道蕭不凡現在為何會這麼出名,看到蕭不凡如此大動幹戈,老和尚的臉色瞬間變得莊嚴肅穆,裝逼的念了一句:“阿彌陀佛!”
接著廂房裏傳出一陣陣的吼聲,門口的小沙彌露出不忍的神情,接著聽到裏麵傳來主持弱弱的聲音“好好守著,不要動!”於是兩個小沙彌繼續幹自己的事情,接著廂房裏傳出桌子椅子破碎的聲音,兩個人的心都碎了…
太陽在天上盡情的玩耍著,熱的地上的人群如同螞蟻一般急躁,過了一會兒,禁閉的主持房間門被推開,蕭不凡一臉平和的走出了房間,剛剛的劍拔弩張早已消失不見,那和尚的忽悠本事是蕭不凡見過最為深厚的一個。
沒想到臨走之前又被老和尚洗腦了一番,剛剛差一點就瘋了,想大吵大鬧幹擾老和尚念經,結果老和尚依舊巍然不動,搞得蕭不凡砸桌子摔椅子的吵了半天,現在腦子裏像兩個小人兒在打架似的,蕭不凡現在隻想一個人靜靜。
回過頭看著後麵房頂上的那個隨風飄揚的幡,蕭不凡喃喃自語到:“是風動?幡動?還是人心動?”
風吹幡動,不離風、不離幡、不離心。《壇經》中雲:“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有修道人不見他人過之說,所以很多修行人對此避而不談,這是對不見他人過的誤解;而修道人不見他人過,是修道人能夠站在對方立場,換象思維,能夠理解對方,風吹幡動,不離風、不離幡、不離心,若離風則幡不曾動,若離幡則不見風動,若離心則不知何為動。
蕭不凡之所以做噩夢,那是因為他把自己當成百姓中的一員,前世思想深深的讓他無法適應這個封建帝國,在這裏隻有上位者才能有資格同情弱者,而沒有資格就隻能漠視,這就是傳說中的物競天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