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公雖然是國公,但地位連連城侯都不如!
文官們同意後,立刻就擬好了聖旨,就差向天下宣讀這道旨意!
而司馬偉麟第一時間就派人告訴蕭不凡聖旨已經擬好,現在想要後悔都來不及了,可惜蕭不凡卻沒有後悔的念頭!
現在的人都以為隻有梁京城、連城等城池是大楚重要的經濟來源,每年的稅收足夠充實國庫!可是誰又能知道,這臨海城市的優勢?
現在還沒有人發現,蕭不凡就想提前將海州納入自己的領地!雖然這麼做會失去連城,但是連城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巔峰,再發展下去也不會怎樣,經濟已經停滯不前,蕭家也無法更進一步!
封到海州雖然看似沒落,但蕭不凡敢以性命擔保,不出十年,海州絕對是整個大楚經濟最為強大的城池,這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前世無數經驗的總結!
…
封蕭不凡為海州公的消息很快就向整個天下宣布,那些官員們都不太理解這個做法,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海州在哪!與蕭不凡關係較好的,如黃濤、楊子成等人,在退朝之後,第一時間就去找蕭不凡算賬!
找到蕭不凡後,二話不說,直接一大耳刮子扇過去,然後在蕭不凡迷迷糊糊的狀態下講了一大堆話,可惜蕭不凡下定了決心,而且聖旨已經昭告天下了,想反悔都不可能!
兩個人來找蕭不凡,隻不過是恨鐵不成鋼而已,他們都很納悶以蕭不凡的頭腦為何會做出這麼一個決定!兩個人一左一右扇了蕭不凡一巴掌,然後心滿意足的走了!
而蕭不凡捂著兩邊的臉頰,眼裏帶著委屈的目送他們離開!說實話,對於兩人的勸說,蕭不凡心裏還是很感激的,但是心裏的想法絕對不會因為感動而動搖!
為了讓以後的蕭家更加強盛,蕭不凡隻能不顧世俗的眼光,遷往海州!
而聖旨傳遍天下後,便有侍衛前往海州,因為那邊的衙門已經作廢,所以文官們決定“好人做到底”,派了京城的工匠去幫忙整修一下衙門,小氣的文官們還墊付了修建國公府的費用,可見他們有多想蕭不凡去海州…
而朝堂也決定改革一下連城,因為以前赫蘭家族進駐在連城,所以不方便設置衙門,隻能弄了一個侯爺府,但現在赫蘭家族已經不在了,那連城也該收回來了!
因為蕭不凡要離開連城,所以侯爺府也要整改,不會拆掉,但是連城以後不會再成為別人的封地!
最後經過朝堂大佬的商量,決定像錦官城那樣,設立一個衙門,至於錦官城衙門的人選,在黃濤和楊子成的一致力薦下,決定讓陳平成為連城的第一個縣令!
文官們也沒有多少人反對,因為連城不僅僅有衙門,還有各種各樣的機構,想要分割連城的利益並不需要成為縣令,隻需要暗中使一下壞就行了!
就這樣,陳平這個五品官就平調到連城,接替了以前蕭不凡“連成之主”的位置!
因為海州沒有什麼賦稅,也就沒什麼經濟,所以朝廷特許蕭不凡將連城侯府內的錢弄走三分之二!而從司馬文商那邊分來的錢朝廷也不需要,全部丟給了蕭不凡!
這還是蕭不凡第一次見到文官們這麼大方,雖然這其中有司馬偉麟他們的支持,但文官們能這麼輕易就鬆口也出乎了蕭不凡的意料!
而除了重建海州,蕭不凡還提出重新設立“外港司”,專門負責對外來商人的管理!但是文官們卻對他這個提議橫眉冷對!
大楚已經很多年沒有外來商人了,重建“外港司”可以,但朝廷不會承認這個機構,也不會給任何費用,因為在他們眼裏,這就是一個累贅,隻會白白的浪費錢財而已!
蕭不凡並沒有感到失望,他隻是給朝廷說一下自己要重新修建“外港司”而已,隻要他們同意就行,錢這東西蕭不凡現在還真不缺!
第一批商船已經出海,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回來,蕭不凡相信,這次出航絕對可以大獲全勝,起碼得到的錢能夠修幾棟外港司!
其實外港司的遺址保存的還是挺不錯的,那群百姓定期都會清理,除了裏麵的東西都被搬空外,其他的倒也沒什麼!
所以蕭不凡隻需要把外港司裝修一下,再買一點必需的東西,這就是一個新的外港司!
陳平與蕭不凡一起離開了京城,兩人剛好順路,於是便走一起,而陳平到連城的時候,百姓們聽說連城要將侯爺府改為衙門,連城的百姓們頓時不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