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平行 第三十章(1 / 2)

淩晨時分,北方仍然在呼嘯。

汽車上蓋著行李的帆布被北方吹的獵獵作響,營地的門口,一盞碩大的探照燈孤獨的散發著明亮的光輝。

本來是有兩盞燈的,之前黑風暴來臨的時候,強風吹起的小石子擊滅了一盞,到現在還沒來得及修理。

餘生站在門口,望著東方漸漸有了魚肚白的天空,緊緊身上的大衣。

風雖然挺大,但是和之前的黑風暴相比,已經算是很溫柔的了。

李文壽呼喝著,指揮士兵們把車上的東西都固定好。考古隊的人早就在車裏坐好了,隻等隊伍出發。

終於,在東方天空大亮的時候,車隊搖搖晃晃的上了路。

還是在大巴車上,餘生坐在了馬東明教授身邊,司機是李文壽手下的士兵,不過不知道在哪裏找到了個當地人作向導。

誰讓老班頭的腿斷了呢?

在這種戈壁地貌下,如果沒有個熟悉當地環境的人領路,單純憑借著地圖和指南針,很容易迷路的。

尤其是現在因為黑風暴的影響,衛星導航什麼的時斷時續,不停失效的情況下。

路況不是很好,汽車有些顛簸,起了個大早的考古隊隊員們在車上不停的打著瞌睡。

餘生透過車窗看著窗外幹涸的河床,也不知道這條河水幹了多久,河床蜿蜒曲折,平時一眼望不到盡頭,隻可惜現在在黑風暴的沙土掩埋下,已經變得斷斷續續的了。

可能再來幾次黑風暴,這條河的河床就可能徹底的掩埋在沙土之下成為曆史了吧?

馬東明教授看到餘生在看那條河道,說道:“孔雀河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是罕見的無支流水係,其唯一源頭來自博斯騰湖,從湖的西部溢出,流經庫爾勒市、尉犁縣,注入羅布泊,後因農業發展,在流經大西海子水庫之後便季節性斷流。孔雀河是庫爾勒市最美的風景,是新疆巴州庫爾勒市的母親河,孔雀河亦稱飲馬河,傳說東漢班超曾飲馬於此,故稱飲馬河。你現在看到的河道是古孔雀河的遺址,和現在的孔雀河不是一個河流了。我們考證過,當年班超的飲馬河是在這條古河道中。所以,這才是真正的飲馬河。”

馬教授繼續說道:“關於孔雀河的曆史,我們做出過考證。據徐鬆《西域水道記》記載,河水又西行三十餘裏,出山。水又南流二十餘裏,經庫爾勒與軍台之間。又西南,凡七十裏,經哈拉布拉克軍台南。二十餘裏,又西,經庫爾楚軍台南而西。凡三百裏,仍曰海都河。在民國時期,一般稱之為庫爾勒河。一九四八年八月,庫爾勒縣政府向南京政府上報的《庫爾勒河流調查表》中提及河名為庫爾勒大河。河長一百四十五裏。由開都河發源,由鐵門關經過城市,大河至孔雀河止。解放後此段才改叫孔雀河。從清光緒至今,尉犁段一直叫孔雀河。尉犁縣清代叫新平縣,《新平縣鄉土誌》地圖已在孔雀河設驛站。現在的尉犁,維吾爾原名昆其,河從地名,叫昆其河,意思是皮匠河,因皮匠常在河中洗皮革之故命名。後來隨左宗棠平叛的湘軍中的秀才將昆其河譯為孔雀河。這算是這段孔雀河的曆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