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平行 第一百二十九章(1 / 2)

長安是大楚帝國的中心,也是這個時代世界上最文明、人口最多的地方。

最近長安最驚爆人眼球的消息,莫過於大楚戰神虞單大將南下剿匪失利,已然被長樂宮裏的那位老祖宗下了廷尉的大牢!

那可是廷尉的大牢啊,進去的人幾乎就是有死無生、

據消息靈通人士所說,虞單將軍這次是栽在一個無名小卒手裏,這個無名小卒就叫餘生。之前從來沒有人聽說的一個名字,不過現在這個人的名字可是天下無人不曉了……

餘生的名字,現在不僅隻是廟堂上那些達官貴人、列侯和野心家的談資,也是第一次出現在了大楚普通百姓的視線裏。

百姓們也第一次知道,有個叫餘生的年輕人,出自傳說中的鬼穀子前輩的門下,深的鬼穀子前輩的真傳,善於將兵,戰法謀略更是厲害,就連他們熟知的大楚朝廷的戰神——虞單也比不過這位。

獅子口一役,鬼穀子傳人餘生火燒虞單幾萬兵馬,燒得虞單抱頭鼠竄、隻以身免,狼狽逃回了長安……

這一役,也是戰神虞單被打下百戰百勝的神壇的一戰。

虞單被下獄,楚國朝廷精銳兵馬折損,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後,整個天下又一次暗潮洶湧起來。

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蠢蠢欲動,匈奴的莫頓可汗悄悄的集結了大量的騎兵軍隊,藏匿於大楚的邊界外的草原之中,不知道何時會叩關南下!邊關戍卒惴惴不安,精銳邊兵的損失,讓大楚和匈奴在邊界的軍事優勢不複存在!邊界的駐守將領一天幾分奏報往長安送,請求朝廷支援和防備。

沒有了關中長安的精銳士兵鎮守中央,長安的王公貴族更是惶惶不安,幾次上書長樂宮裏的那位請求調各地的精銳入京拱衛長安,但是這些奏折都被長樂宮給壓了下來。

這其中不知道有多少包藏禍心的人,想要借著調兵入長安的借口,帶兵入長安行不軌之事。

長樂宮裏的那位自始至終都沒有站出來說一句話,所有上書的奏折全部留中不發。朝臣們見那位老祖宗不發表看法,漸漸的大起膽子開始聯絡同僚幫忙,沒有上麵的壓製,短短時間內,朝堂之上就形成了兩個派係。

一派以長安不安為借口要求調集各地兵將入京拱衛!而另一派卻以各地藩王難免居心叵測、麵和心離之輩,此時調兵入京無異於引狼入室,所以堅決拒絕調兵入京!同時還要明諭各地藩王,禁止在沒有朝廷命令之下私自調兵出封地,違者以叛逆論處。

一時間朝堂上唇槍舌劍,各抒己見、勳貴大臣之間打了個翻天。

外界這段時間接連發生的一切虞單都不知情,此時虞單早就被卸去了將印官服,隻是身著一身粗布麻衣,被關押在廷尉的大牢裏。

頭發就這樣隨意的鬆散的披在肩上,虞單的精神狀態看起來恢複了許多,整個人看起來很平和,坐在給他單獨準備的牢房裏,手捧著一卷竹簡,利用透過牢房天窗射下來的一米陽光細細審閱著。

牢房裏一個衙役拎著燈籠從遠處快步走了過來隔著老遠就喊了起來:“虞將軍,虞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