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益州篇 六十七 法正孟達(2 / 2)

蘇真又將孟達要勸降鄧賢之事說與賈詡,問道:“先生,以為此計可行否?”

賈詡點點頭道:“此計必獲成功,這些時日從逃出城的百姓口中得知,泠苞,鄧賢二人時常爭吵,泠苞經常抱怨鄧賢那日一戰,兩千騎兵竟然未破掉三千步兵,若不是王甫從中調和,兩人估計早就棄城而走了。”賈詡頓了頓,衝孟達道:“泠苞,鄧賢輪流守城,孟達可於今夜去見鄧賢。”

孟達點頭同意,道:“先生所言甚是,事不宜遲,我今夜趁黑入城。”

是夜,天色入黑,孟達一人溜到城門之處,早有兵士發現,隻見孟達大刺刺道:“去叫鄧賢來見我,就說是孟達來了。”

鄧賢聞報,趕了過來,讓軍士舉著火把,照的清楚,確實是孟達,方放下了個吊籃將孟達拉了上去。鄧賢疑惑道:“舅舅,你怎的由成都到了此處?是主公的援軍快到了麼?”

孟達注意到周圍兵士都傾著耳朵,仔細聆聽,故意咳嗽兩聲道:“主公的援軍一時半會兒到不了,如今漢中軍連取涪城,綿竹,此時估計已到成都城下了。”他真是唯恐眾兵士聽不清楚。

鄧賢生怕孟達動搖軍心,連忙一把將他扯到城樓裏,遣走眾人,低聲問道:“舅舅,是否說錯?如何漢中軍這麼輕易取了涪城,綿竹,我那大哥張任呢?”

“吳懿,吳班兄弟直接開城投降,”孟達答道:“費詩亦開綿竹關投降,那日張任正好被劉璋召回成都。”

值此非常時刻,孟達半夜孤身而來,鄧賢早就心中起疑,隻是礙著孟達是他舅舅,沒有細問,此時聽孟達直接說出劉璋名號來,驚得站起身道:“舅舅,你不會也投降蘇真了吧?”

孟達看看四周無人,壓低聲音道:“正是如此,不光隻我,張鬆,法正都已經投了蘇平西。蘇平西特別看重於你和泠苞,特意讓我來勸降於你。”

鄧賢愣著站在那兒半晌沒有做聲,張鬆,法正,孟達,吳懿,吳班等人的投降帶給他太大的衝擊與震撼,他實在想不明白這些人怎麼說投降就投降了,主公劉璋固然是個胸無大誌的人,然而他卻一直待眾文武都不薄,他想不明白,好似渾身的力氣都被抽空了一般,然後無力的癱坐下。

孟達繼續道:“如今梓潼已經守不住了,蘇平西今日已經回軍梓潼,誌在必得,城池遲早被攻破……”

哪想到孟達尚未說完,鄧賢低吼道:“舅舅夠了,不要再說了。”

孟達了解鄧賢,心知他正在天人交戰,乖乖默不作聲,等他自己抉擇,鄧賢雙手抱頭,沉默許久,道:“舅舅,隻怕泠苞是不會開城投降的。”

孟達搖頭道:“你帶我去見他,讓我跟他說。”

鄧賢擺擺手道:“沒用的,我了解他,他最恨你們這種背主求榮的人。你去見他,隻怕他當場會把你砍了。”孟達心中略感羞愧,又噤若寒蟬,鄧賢接著道:“我有一個條件,繞了泠苞性命。”

孟達點點頭道:“這個沒有問題,最近傳聞不是說你兩人時常爭吵麼,怎的你還?”

鄧賢聞言又是一聲低吼,道:“你哪裏懂得,你這種人永遠不會懂。”說完,他又抱著頭,不知所措,喃喃自語道:“你們不會懂的,隻怕我以後也不會懂了。”

當天晚上,鄧賢開城門放漢中軍入梓潼,城中大亂,大多梓潼兵繳械投降,極少數敢於反抗的都被劉辟,龔都帶城衛軍當場格殺。參軍王甫本想著趁亂出城,然則被陳到領白毦軍生擒活捉,押解到城門處來見蘇真。蘇真見兵士見王甫捆的如此嚴實,連忙上前解開王甫身上繩索,道:“王兄受驚了,手下兒郎們粗魯無禮,蘇真向王兄賠禮了。”又見王甫身上衣物單薄,顯然是半夜匆忙出逃,連忙解開自己身上披風,親自披於王甫身上,王甫見蘇真如此禮遇,長歎一口氣,道:“王甫願降!”

蘇真大喜過望,又有兵士來報,廖化虎賁營圍住泠苞住所,勸降許久,那泠苞卻是抵死不降。蘇真不由皺眉,氣衝衝的一言不發,帶著眾人過去,鄧賢見狀趕緊跟上,打定主意,定要求蘇真饒了泠苞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