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你隻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1)(1 / 3)

創業成功看似光鮮,其中也會經曆太多的艱難險阻,遇到很多的挫折很多的困難,(我是)一步一步地做選擇,一步步地克服困難做下來的。

——陳歐

不隻是賣貨,而是傳遞美

價格戰不是電商撒手鐧,品質過硬最關鍵

有一天,一對貧窮的夫妻看到一個大掛鍾特別漂亮,非常想買它。第一次去,摸了摸手中的錢,沒問價錢就走了。第二次去,再次想象這個掛鍾放在自己家裏該多漂亮。第三次,店員過來問:“你們是想買這個鍾麼?”店員說了一個非常高的價格,他們買不起。於是店員又問他們想多少錢買,丈夫說100元,店員很痛快地答應了,立即幫他們把掛鍾打了包。這對夫婦回家後一宿沒睡著,為什麼?

這對貧窮的夫妻買到他們心儀已久的大掛鍾居然並不感到喜悅,原因就是過於低廉的價格讓他們感覺自己買了個殘次品,他們壓根兒就不相信它的質量了。

這個故事告訴商家:過於低廉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會大大損傷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認可度。

然而,受困於產品同質化問題,價格戰成了電商的撒手鐧。2013年,盡管陳歐十分反感價格戰,然而聚美優品還是被迫與對手樂蜂網打了幾次價格戰,進一步壓縮了各自的利潤。

聚美優品被迫陷入純粹無序、沒有技術含量的價格戰,讓陳歐大為惱火,他感到必須做點什麼來避免聚美優品再次陷入價格戰的旋渦。

陳歐自己也清楚,在化妝品行業,一些經典產品隻能通過價格戰來銷售,但是國外商家30%的銷售額來自於新品,而中國商家卻是99%的銷售額來自於價格戰,所以海外通常有比較好的毛利率和淨利潤,國內卻沒有。就像劉惠璞說的那樣:“作為一個電商,你一定要看好一樣東西,就是你不要為了燒你的成交總額而瘋狂地進行價格戰,否則,你會把有價值的產品打得無價值,無價值的產品你打價格戰用戶也沒有認知,然後大家都去找品牌商要各種費用,品牌商被搞得窮困潦倒,一年下來咣咣地虧損。”

曾經有一個在聚美優品賣得非常好的護膚品品牌,它的一款暢銷產品以前賣59元的時候賣得非常好,但電商出現後,因為被迫打價格戰,這款產品的售價變成了19元,利潤的極速下降使得產品質量下滑,市場投放縮水,最後聚美優品也沒法再和這個品牌合作了。最終的結果就是這個品牌快垮了,老板開始尋求並購,想把自己的品牌賣掉。可見,電商將產品打折銷售的結果,是商家和廠家都沒有利潤,沒有利潤,品牌自然也就沒法存活下去,隻能消失掉。難道這對顧客是一件好事嗎?在陳歐看來,這是電商們迫切需要反思的問題。

陳歐認為,聚美優品要避免價格戰,需要做好兩個方麵:“一方麵我們把聚美的特色服務做好,包括聚美價值觀的傳遞。另外一方麵真正發掘好產品,比如把歐美非常好的產品品牌引入到中國來,讓消費者看到國外優秀產品,同時聚美最關鍵的行業任務是解決消費者對這個行業的不信任,還有假貨問題。”

對於化妝品這個行業天生容易被消費者質疑這個特點,陳歐感到十分無奈:“在網上買電器從來不擔心假的,買iPhone不會造假,但是買化妝品,消費者天然帶有懷疑。”但同時,陳歐也感到聚美優品應承擔起消除這種質疑的行業任務和曆史使命,即想辦法說服這些品牌商、產品商自證真偽,讓消費者不用再懷疑真假。於是,陳歐投入了大量資金來推進正品聯盟,期望做一件對行業有曆史性影響的事情,他真心期望兩三年之後,所有的化妝品上都可以看到防偽標記,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化妝品和買iPhone一樣不會擔心買到假貨,到那時這個行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聚美優品上的很多品牌之所以能不打價格戰,是因為其銷售的產品質量過硬,而且貼近用戶的需求。一直以來,聚美優品都在對合作品牌說一句話:“如果有一天聚美優品被迫價格戰傾銷時就意味著聚美優品要清倉了,咱該推出新產品了。”品牌商對此自然非常高興。因為不把品牌商壓榨死,品牌商就有錢進行大量市場投放吸引新用戶,提升產品質量。而產品質量越好,銷量越好,新用戶就越多,這樣的過程才是雙贏。”

陳歐認為,要避免價格戰,不斷開發新產品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舉措。產品的新趨勢不斷產生,各個細分市場裏麵都有先機,聚美優品一定要做到的是占領這個先機。因此,要以銷售為導向,不斷開發新產品——顧客需要什麼,就推出什麼。可惜,現在的許多電商並沒有這麼做,電商們更習慣一天到晚盯著別人看,看別人哪款產品賣得好,就立即把這款產品拿來瘋狂打折,一直打到負毛利為止,反正就是抱著一種“我不賺錢大家都別想賺錢”的心態,靠燒投資人的錢撐著,最後發現自己堅持不住就死了。這樣的電商死了也就算了,可恨的是他還把原來有毛利的好賣的品牌產品,變成了負毛利的垃圾貨,弄得生產商沒有資金進行運營和市場推廣,很多品牌就這樣被價格戰活活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