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中國企業的病根子(4)(1 / 3)

三、上梁不正下梁歪。身教甚於言教的道理不需要多說,這裏的身教主要是指處於上位的強者的身體力行,再生動的道德教化如果離開處於上位的強者的示範都是軟弱無力的。孔子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正是這個意思。孔子的話不會是空穴來風,當是有感而發,在中國農耕社會中,很少有象漢文帝、範仲俺那樣賢明的帝王將相,通常都是些厚顏無恥、巧取豪奪之徒。他們滿口的仁義道德,子曰詩雲,暗地裏男盜女娼,五毒俱全。有的殺害自己的父兄而搶班奪權,有的奸淫自己的姐妹、母後而亂倫。他們一旦君臨天下,位極人臣後,社會風氣亦可想而知。

更為蠻橫的是允許上位的強者不道德,不允許下位的弱者譴責,下位的弱者膽敢譴責就是不道德,就是不忠不孝。因而,嶽飛隻能將愚忠進行到死。

四、道德敗壞者得不到懲處。中國農耕社會的道德純粹是強者的道德,成功者的道德,一個人成功了,成為了強者,就什麼都好。不但出生高貴,少有大誌,而且古道熱腸,尊老愛幼。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僅管他當初不過是不名一文,人見人嫌的窮光蛋或遊手好閑,橫行鄉裏的地痞。他有本事竊國是王侯,是天降大任的聖明天子,萬歲、萬歲、萬萬歲!他沒本事竊國,哪怕是一念之下偷了人家一隻釣魚鉤也得被殺頭問斬,挨千刀萬剮。

道德敗壞者不但得不到懲處,而且高高在上的嚴酷現實會從反麵刺激社會道德水平的下降。如果說正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麼,反麵榜樣洋洋得意的力量也是無窮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的道理放在反麵榜樣身上一樣適用。

6、名位與麵子

《韓非子》中講述了一則商湯如何賺取美名的趣聞:“湯放桀欲自立,而恐人議其貪也,讓於務光,又虞其受,使人謂光曰:‘湯弑其君而欲以惡名予子’光因自投於河。”

孔二先生對名一向也是格外重視的,他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無成”。強調正名是事業成功的前提。

曹操為了順利實現獨霸天下的夢想,挾天子以令諸侯,拉天子的大旗做自己的虎皮,號令天下。

與曹操的手法相仿,曆朝曆代的征伐者、反叛者出師之前必定要千方百計地製造出一個凝聚人心的正義之名,以使師出有名,得道多助。

……

老祖宗們對名可謂情有獨鍾,追本溯源,中國人對名的重視不外乎兩個理由:

一、農耕社會信息的不對稱性,使名在一般人心目中決非一個用以標示人或物的簡單符號,而是代表了與名對應的實,他們聽到名就想到實,見到風就是雨,名不符實至多是少有的例外。張三是舉人,張三必定具備舉人所應有的學識才華;李四是孝子,李四必定具備孝子所應有的品行事跡;王五是豪紳,王五家裏必定是良田萬頃,奴仆成群。

二、與名號密切關聯的是位、利、分。一個位置一個名,一個蘿卜一個坑,不論是官名、功名還是家庭中長幼關係的稱謂。名號、名位不同,享受到的名之利也兩樣,不僅不同的官位有不同的俸祿、服飾、車馬工具、衙門建製,就連豪宅深院裏的大小老婆,長幼子間享受的實利也大有講究,規矩大的從月錢、使喚的奴仆到住房、一日三餐都有嚴格的區分。

名有實名、虛名之分,位也有實位、虛位之別。皇帝、丞相、族長是實名、實位,利益待遇當然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黃金白銀。孝子賢孫、貞女節婦、能工巧匠、忠臣良將是虛名虛位,其利益待遇也是虛擬,沒有定額的。但既是虛名虛位和虛空的利益,為何還有眾多人孜孜以求、樂此不彼呢?原來這虛名虛位雖沒有明文規定、雷打不動的種種好處,但畢竟也有一些能無中生有的潛在利益,如忠臣良將的後代有機會得到皇恩聖眷;孝子賢孫的榮譽能贏得官府和社會各界的稱讚,能出席各種典禮,陪吃陪喝,大官撈不上,討個小差使混混也還有些資本。貞女節婦的美名容易為子女引來金玉良緣,攀龍附風;能工巧匠的品牌有利於招攬生意;即使是一個普通的秀才之名也足以在鄉裏充充老娘舅,承接些舞文弄墨的生活。

更為重要的是,虛名虛位有很高的成長性,是不可多得的潛力股,頗有點候補官員的味道。範進中了舉人,並不立即有官做,但畢竟大有希望了啊,因而,很快有先進的同道送房子、送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