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為什麼成功?就是能做成本分析,而且什麼行為都可以分析。過去,我經常發現我女兒找眼鏡:“我的眼鏡放哪兒了?我的眼鏡又沒了!”我說:“王小亭,你每次放眼鏡一定要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這樣你找起來就方便了,這是成本問題。你不要以為,你隨手放眼鏡的時候成本很低,但是第二天早晨搜尋的時候成本就高了。反過來,你放的時候多花一點成本,站起來走兩步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第二天取的時候就方便多了。萬一晚上有急事,或者停電,你也能迅速地在第一時間找到眼鏡,還是合算的。”
所以,很多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成功,他們總是消極地認為,自己沒有碰到貴人,沒有遇到好的機會,其實這都是因為他們沒把行為成本分析清楚,投入產出效益不成比例造成的。
就像學生放寒假後要完成寒假作業,有的學生喜歡把作業拖到最後再做,其實這種方法實在是太笨了,因為成本不一樣。比如說,放寒假後你先玩,一直玩到了大年三十晚上,有同學打電話來,說他的功課做好了,你心裏急了,就想做功課。但是,你媽媽叫你去打醬油、買蔥,你不樂意。你媽媽說:“今天是大年三十,幫家裏做做事。”那好,隻能做吧。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家人要去走親戚,你不想去,說要做作業,你爸爸說:“這時候做什麼作業呀?去!”於是,過年這幾天走親戚、來親戚,忙得團團轉,作業卻沒時間做,心裏特別不舒坦。別的同學發短信來,說他們連最後的兩篇作文都做好了,你心裏更難受了。結果一直到開學前,你才匆匆地完成了作業。你看,你一點都沒有偷懶,反而把自己的心情全都搞糟了。所以,事情做在前麵和做在後麵是不一樣的,成本不同,成功的概率也不一樣。年輕時怕吃苦,到老了更會吃苦。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
成功者難在一時,失敗者難在一世。
那些失敗者隻不過是沒有明白這個道理而已。
今天,人類社會生活的進化速度已經演變到連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裏親身體會的程度了,每一個即將來臨的明天都可能把我們熟悉的一切變成曆史,每日每時不斷湧進我們生活的新事物殘酷地刷新著我們的記憶。特別是,“一個幽靈,在世界的上空遊蕩”—互聯網幽靈,它正在空前地改造這個世界。
去年我曾聽過一個美國教授在同濟大學的演講,講的是“互聯網的前世今生和未來”。聽後,我控製不住激動地跟同學們說:你們這些年輕人總覺得自己生不逢時,錯過了那激動人心的偉大曆史瞬間,沒趕上那澎湃激越的理想主義歲月,你們覺得自己活在一個如福山說的“枯燥的年代、平庸的年代”,可是我想告訴你們:你們不要以為自己吃虧了,其實,你們遇到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偉大的革命,那就是互聯網革命,你們正生活在這場最最壯烈的革命之中,它正在進行著,僅僅這20年的變化,已經超越了人類20萬年變化的總和,接下來,也許更大的變化還沒開始呢!
是的,以互聯網為首的新工具每天都在刷新我們的眼界,都在重啟我們的激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大學出版社找到我,希望我能把幾年前的那本書《讓思想衝破牢籠》也刷新一下,最好能“重啟”一下。我欣然接受。
這次修改,尺幅較大,基本上修改了將近一半的內容,其中最重要的改動是,增加了第一章關於優勢富集理論的文字,雖然這部分文字是以接近學術論文的形式進行表達的,與後麵章節的現場講演風格稍有異趣,但的確更能彰顯和透析本書原有的核心內容。
在這本書即將麵世的時候,我滿懷感恩,感謝劉永行、劉瑞旗、餘明陽、餘世維的慷慨贈言,感謝我的研究生馬芸、申會娜、李宏巍、薑娜、吳榮光為我整理了全部講稿,可以想象把並不標準的口語錄音變成清晰的文字是一件多麼折磨人的事。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董淑娟老師在第一版中的辛勤勞動,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於勁鬆老師、方希老師的慧眼慧識,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張可老師不辭辛勞地與我溝通和勾畫,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李淼淼老師字斟句酌地審讀、辨誤。
感謝所有給予我幫助的人們,感謝聽過我課的人們,感謝翻過我書的人們,哪怕僅僅是站在書店的過道裏匆匆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