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萬物皆有道:製度高於一切(1)(1 / 3)

風馳電掣的火車,自有其不可脫離的軌道,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風箏,自有其不可鬆脫的線索。天高才能任鳥飛,海闊才能憑魚躍。萬物輪回,四時更替,皆有不可改變的法則。管理亦是如此,這種法則就是規則,就是製度。任何人的行為都受製度的約束,一旦突破了這種約束他就要為此受到製裁,付出代價,這就是製度高於一切的真義。

製度讓美德煥發光彩

毫無疑問,製度永遠要比美德更靠得住,盡管我們絲毫不想貶低美德建設的重要性。但必須看到,美德隻可以讓有美德的人成為好人,而好的製度可以讓所有的人都當上好人和必須當好人。

英國女王去美國訪問,美國總統布什為表示歡迎的誠意,不僅臨時突擊學了不少英國王室的繁瑣禮節,而且專門到街上租了一套燕尾服,用來參加歡迎典禮。

堂堂美國總統、世界首富的一號人物,為什麼是租衣服,而不是買衣服、做衣服?買一套名牌衣服或請高手量身定做一套衣服即使是價格不菲,也是名正言順。何況還是正兒八經的“工作需要”,事關“國家形象”,居然可憐巴巴地到街上租一套衣服來裝點門麵,讓外來人很是不可思議,但讓人頗感奇怪的是,素來挑剔的美國媒體竟若無其事地報道這條消息,覺得這很正常,一向窮講究的布什總統也很自然地穿著那套租來的燕尾服,在大庭廣眾下頻頻做秀,並無任何尷尬表情。對此,有一些記者不免想發一些觀感表揚他幾句,譬如艱苦樸素呀、不事奢華呀、克己奉公呀,可是一查資料才發現,此事似乎與美德無關,他也不是在為國家省錢,人家的製度就是這麼定的,在總統的薪水裏已經包括了吃穿諸項開支,不會因為你有外事活動就另花一筆錢給你臉上貼金。如果英國女王來了,就給你買一套燕尾服,阿拉伯王子來了,再給你添一套長袍,這樣,納稅人的錢花起來就沒個邊了。對此人們又不禁為美國的製度的效能而感歎。其實,比美國總統布什的事例還讓人們吃驚的是德國前總理施羅德的事。施羅德先生雖貴為總理,但因離過三次婚,家庭負擔過重,無力購買新車,出去辦私事時,總是開著一輛破破爛爛的汽車,完全不考慮自己的“公眾形象”,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但根據德國的國家保衛製度,又總有一輛政府配給的坐滿保鏢的奔馳轎車給他開道,於是,柏林街頭常出現這樣的奇觀:一輛氣派豪華的奔馳轎車給一輛小氣寒酸的老爺車保駕護航。其實,按我們的思路,他想換一輛好車有的是辦法:肯定有不少企業家想通過送汽車和他攀上關係,肯定有一些國家領導人來訪時想贈送轎車,以擴大訪問成果——前蘇聯頭頭勃列日涅夫就曾收到各國領導人贈送的十幾輛豪華轎車。可是施羅德都沒有要,不是他不想要,也並非有什麼高風亮節,而是他不敢,有製度管著,有納稅人監督著,自然不好占公家的便宜。要表揚的不該是他,而是那種毫不打折扣的鐵一般的嚴格製度。

英國首相布萊爾,有一個當律師的妻子,很有本事,脾氣也不小,遠不如美國總統夫人勞拉會來事,雖然是首相夫人,其實並沒跟著布萊爾沾什麼光,反而受了不少“格外關照”。幾年前,媒體曾報道過這樣一則消息:英國首相夫人無票乘車受罰。布萊爾的發言人說,懷孕的首相夫人前往倫敦以北的盧頓主持庭審,到火車站時,售票亭已經關閉,也沒有足夠的零錢從自動售票機裏買票。抵達盧頓後,她立即告訴檢票員她乘車沒有買票,隨後用自動售票卡付清了全部票額,並照章支付10英鎊罰款,為此首相向公眾道歉。即使貴為第一夫人,即使身懷六甲,即使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也不搞特殊化,法律麵前人人平等,違了法犯了紀,照罰不誤,而且還要公之於眾。本來我也想表揚幾句,轉念再想,這似乎也與美德無關,而是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是嚴格製度和輿論監督的產物。

毫無疑問,製度永遠要比美德更靠得住,盡管我們絲毫不想貶低美德建設的重要性。但必須看到,美德隻可以讓有美德的人成為好人,而好的製度可以讓所有的人都當上好人。當然,這裏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個製度必須是科學的、剛性的、無條件的、不徇私情的,而不是隻掛在嘴上、貼在牆上的那種。

製度讓企業穩如磐石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製度,在某一段時間也許也能混下去,甚至在某一階段、某一件事情上還會顯得很有效率,但是從長遠和整體上來看顯然是不行的。因為一個沒有製度沒有紀律的球隊事實上等於一個沒有績效沒有生產力的隊伍。所以一個頂尖的業務經理人應該如何營造建立一個好的製度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保持一個團隊的良好管理模式呢?以下的幾點是值得大家去參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