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序幕(2 / 2)

“但要不是剛剛大家看到的最近這幾個意外事故片段,相信各國還以為真的是發生了意外事故而各自進行信息封鎖或是善後工作,包括我國也一樣。”真不愧是A國的首席軍事指揮家,最後一句充分反映主持會議者的外交手段,令他獲得了更多讚同的目光。稍微停頓一下之後,隻聽他繼續說到:“我們建議召開這次緊急會議的議題其實也是一個個的謎題,至少對我國來說是的,現在就先由我來代表我國提出幾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吧。”又頓了一頓,似乎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說出下麵的話:“第一,為什麼我們認為這一係列的重大變故不是意外事故,但還要稱之為意外事故呢?”在座所有代表要麼無奈一笑,要麼搖搖頭不做聲,其實每個人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又不知道真正的答案。

“是的,發覺事情的不尋常後,我國動用了所有的偵察力量,但至今給我的答案仍是那四個字——意、外、事、故。”沒有人敢懷疑A國在這裏所說的:所有的偵察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把叮過他們元首的蚊子找出來活著帶回元首麵前,隻要他們願意的話。如果連A國都找不到線索證明這不是意外,那麼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第二,假設這不是意外,動機又是什麼呢?至今78個國家都沒有任何恐怖組織承認這一係列的行動,更沒有提出條件要求的人。”

“第三,被害的78位政要管轄範圍各有不同,並沒有絕對的共同點,對不起,本國在調查前已經得到各國元首的首肯,並且我們隻是進行了表麵的調查及資料收集,希望在座各位不要介意,但也由於資料太表麵化而致使我們的偵察無法繼續進行下去。”

在座的代表開始交頭接耳,他們每一個都是聰明人,聽到這裏就都知道這次會議主要目的在於:78個國家衷誠合作,並交出受害人的所有資料,以方便A國偵察的繼續進行。並非他們不想衷誠合作、解決危機,主要是世界三大陣型雖然表麵和和氣氣,但私底下實在有太多的對立,決不可能真正衷誠合作、互相交心的,而死的人又掌握有太多國家的秘密了。

“各位毋須擔心,我們在這裏提一個建議讓大家參考一下,在危機當頭的時候,我們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目標吧,哈哈。”笑得幹巴巴的,有點勉強。當然,在座每一位的身份都是和死者相當的,聽完這句話,會議廳裏再沒有人笑得出來了。

“建議就是我們三方麵各派出一個代表來繼續進行偵察,直到真相大白為止,由於事關重大,事情了結後這三個代表必須被委以重任:集中參加另一項更秘密的行動。”

許多與會者聽到這裏都會心的笑了起來——好一個委以重任,好一個秘密行動,好一個民主國家代表。這跟殺人滅口有什麼分別。

會議在三天後結束了,三方麵的代表人選也確定了十天後的早上在A國總司令部集中,交接資料後開始合作偵察行動。

當然,這三個決非常人。

但“凶手”更非常人。

甚至……

——不一定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