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豔一聽達尼亞的病情很重,連忙對於勝利說:“你趕快去換點錢,我先趕去看看!”她也顧不得收拾行李,連忙往達尼亞家趕。
張小豔一跨進達尼亞的家門,就見娜塔莎正守候在母親身邊哭泣,她安慰娜塔莎說:“孩子,別哭,咱們這就送媽媽上醫院去看病”說完她便伸手去攙扶達尼亞準備上醫院。可達尼亞卻搖著頭說:“妹子,不要再浪費錢了,我這病,恐怕已沒有了治療的價值了。我不能再拖累你們。”張小豔堅持要送達尼亞去醫院,而達尼亞死活不肯。兩人正僵持不下時,於勝利帶著錢趕到了。他一見達尼亞病得很厲害,背起達尼亞就往外走。夫妻倆把達尼亞送到了烏蘇裏斯克醫院,於勝利掏出用2500美元兌換成的盧布,給達尼亞交納了住院費及其它費用,達尼亞看著這兩個中國親人忙得滿頭大汗的樣子,竟感動得像個小孩一樣哭了又哭……
那2500美元,可是張小豔和於勝利在俄羅斯賣包子的全部積蓄呀!
烏蘇裏斯克醫院的醫護人員,也被這份打破了國界的愛心所感動,他們頭一次打破了俄羅斯醫院固有的等級待遇規定,破例為達尼亞開設了一間特護病房。
在烏蘇裏斯克醫院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達尼亞在醫院住了一個月零兩天後,病情暫時得到控製。為了不影響安德烈和娜塔莎兄妹的學習,張小豔和於勝利作了分工。白天,她做達尼亞的專門護理,丈夫就在商貿城守攤,賺錢、做飯,負責兩個孩子的生活;到了晚上,於勝利再帶著孩子來看望達尼亞。
然而,殷殷的愛心,並沒有能阻止住死神的腳步。8月25日,達尼亞終於在痛苦的折磨中走完了她短暫的一生。彌留之際,她對張小豔和於勝利說:“我真希望能有來生,如果那樣的話,我就可以再一次和你們這兩個中國好心人重逢了。”她斷斷續續地請求張小豔和於勝利夫妻倆:“安德烈和娜塔莎就交給你們了,希望你們能把他們帶大……我……謝謝你們了……”
幾天後,張小豔和於勝利為達尼亞舉辦了隆重的葬禮。在場的人都感動得落下了眼淚,人們無不為這兩個素昧平生的中國人的純樸情懷所感動。一位俄羅斯的老太太流著淚說:“中國人好!中國人偉大!”
達尼亞去世後,安德烈和娜塔莎兄妹倆按照當地規定,被烏蘇裏斯克地方政府送進了住讀學校,由政府撫養(當地政府規定外國人不能領養本國孩子)。送孩子去學校的路上,張小豔拉著孩子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叮囑:“孩子,記住,要每周回家一趟,向你的爸媽彙報學習成績。”於勝利則叮囑安德烈說:“你比娜塔莎大,又是男孩,要多關心和照顧妹妹。有什麼事,記住千萬要打電話回來。”於勝利還說:“這是咱們的家規,誰也不準違反。”懂事的安德烈和娜塔莎不住地點頭答應:“爸媽,我們記住了。”
安德烈和娜塔莎雖然離開了張小豔和於勝利的身邊,但他們彼此間的感情卻是越來越深。一到星期天,張小豔和於勝利就像過節似的,左等右盼的等著他們的兒女回家。安德烈和娜塔莎一跨進家門,張小豔和於勝利便一起擁到廚房,為孩子包包子,做餃子,烹飪中國菜肴。安德烈和娜塔莎也活蹦亂跳地圍著他們倆,一會兒洗菜,一會兒捏麵,兄妹倆還時常吵著給他們的中國爸媽烤麵包,做俄國菜肴。當廚房裏亂七八糟地忙完一通後,一桌中俄混合式的家宴就熱熱鬧鬧地登場亮相了。兩個國家、四口人其樂融融,已是誰也離不了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