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情人節,男孩獨自去了一家小酒館,把自己灌了一個爛醉,跌跌撞撞地回校園時,撞到一台停在路旁的麵包車,左臂骨折,住進了醫院。
望著打了石膏的胳膊,數著寂寞的輸液滴,男孩又想到了那個女孩,不禁潸然淚下。
對麵病床的那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一臉慈祥地問他傷感的原因。他便將內心鬱結已久的情思都講與了老人,老人聽罷,微微一笑:“孩子,你為什麼不讓愛轉個彎呢?”
“讓愛轉個彎?”男孩有些迷惑地望著老人。
“是啊,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你為何固執地一個人朝無望的方向走呢?”老人似乎早已品透了人生。
“可是……”男孩想說這個道理自己似乎也懂,可就是始終難以付諸行動。
“轉個彎,你就會發現很多愛的秘密。”老人很自信地告訴他。
隨即,老人講了自己的愛情經曆。原來,已年過九旬的老人,年輕時比男孩愛得還癡情,曾為令自己動心的女子,忍受其家人無數的嗬斥和羞辱,曾因求愛不成而喝過農藥、割過手腕,還曾一度想了斷塵緣。是五台山一座寺院的那位高僧一句“轉過這個牆角,你會看到更多美麗的風景”,令他醍醐灌頂,毅然放下了讓自己傷痕累累的那段“癡情”。不久,他便遇見了現在的老伴,兩人你儂我儂,恩恩愛愛地走過七十年的風風雨雨,甜美幸福得令無數人羨慕而讚歎。
老人深有感觸地告訴男孩-最初感動自己的,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愛,是一種自我折磨。等自己轉身再去找尋時,才發現愛的天地那樣廣闊,隻要心存愛意,就一定能品味到愛情甘美的瓊漿。
聽了老人娓娓動人的講述,男孩陰鬱的心空,驟然灑入了溫暖的陽光。後來,他也遇到了一位與自己情投意合的女孩,像老人說的那樣收獲了幸福無比的愛情。
昨日,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一位已簽約即將進入一家著名的跨國公司的名牌大學的博士生,因為女友突然提出分手,心裏一時難以接受,竟殘忍地將女友殺害了,隨即自己也從二十二層高樓縱身跳下。他對“愛”的一時偏執,不僅毀掉了兩個青春灼灼的生命,還讓雙方的父母長時間地陷入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之中。對此,筆者不由得悲愴地慨歎-又是一場典型的不懂得讓愛轉彎的悲劇。
很奇怪,有些愛明明不屬於自己,為何還要固執地去追求?有些愛明明已經走遠,為何還要苦苦地挽留?須知:癡情一定要用對時間,用對地方。否則,傻傻地做一個執迷不悟的“情種”,不僅會累著自己,傷著自己,還很可能會殃及愛的對象,這實在有違愛的初衷。那種“一根筋”的鑽牛角尖的愛,其實一點兒都不可愛,倒是有幾分可憐,有幾分愚蠢。
的確,有些人喜歡用癡情去感動對方,從而贏得自己一份想要的愛,但仔細端詳,便不難發現:
在那些經過了美化的癡情裏麵,其實頗有些“愛情計謀”的意味。難怪一位作家在談到“如何贏得幸福愛情”這個話題時,不無深刻地說:“我可以為愛而感動,但決不為感動而愛。”這位女作家真的很聰慧,她懂得-“感動”與“愛”根本就是兩回事兒,在愛情當中是一定要分清楚的。
如是,無論是初涉愛河,還是經曆過幾多愛的滄桑,都請記住:麵對無望的愛、走遠的愛、無法回頭的愛,一定要學會釋然,學會放手,千萬不要走入愛的“死角”,不要讓原本已無緣的愛,再堵塞了你的心田,纏繞住你的手腳,而要懂得灑脫地轉過身,去尋找愛的另一方天地。
有時,讓愛轉個彎,你會擁抱更美的愛。
親愛的青春年少
張瑩
蘇淺顏想起自己十六歲那年的樣子,就紅著臉笑了。
那時,她在班裏總是肆無忌憚地大說大笑,根本不顧及誰的眼神,被班裏的同學稱為“瘋丫頭”。而她自己一點也不知道,直到畢業了很久以後,才知道自己原來還有這樣一個“雅稱”。
她喜歡和同學去學校南邊的麥地裏聊天,即使馬上就高三了,學習開始異常緊張的時候,也不能阻止她躺在麥地裏,海闊天空地八卦。比如,班裏的哪個女生穿了條新裙子,成心往男生堆裏去;還有哪個男生寫了信放在誰的書裏了;還有物理老師和英語老師好像在戀愛了……
說這些的時候,她們總是哈哈大笑著,覺得那麼好玩。
而改變,是從黎金開始的。
那天,她從外邊嘻嘻哈哈地回來,一抬頭,看到一個熟悉的麵龐,黎金正在那個角落狠狠地看著她。蘇淺顏的心,一下子就狂跳了起來,沒有任何征兆,莫名其妙。
黎金是她的後桌,每天和她吵吵鬧鬧,沒有消停的時候。最厲害的一次,蘇淺顏把黎金剛買來的小食品,嘩一下子就揚了。倆人每天一見麵就是吵,可現在,是怎麼了呢?
哈,哼哈……蘇淺顏無所謂地幹咳了兩聲回到座位上,一言不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