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江南小韻,君山小島一二妃墓(1 / 2)

“帝子瀟湘去不還,空餘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李白這首詩說的是嶽州府上,洞庭門中的一個小島,君山。“覽嶽陽樓之華麗,沐洞庭湖之輝光,吞巫山雲雨,集衡嶽霓裳,隱隱雲間洞府,巍巍水上天堂,八百裏風光旖旎,幾千年古跡昭彰。”而傳說中二妃墓正在這個小島上。

二妃墓:相傳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兩個受妃娥皇、女英隨之趕來,船被大風阻於君山,二妃突然聽到舜帝已死於蒼梧,悲痛欲絕,望著茫茫的湖水,攀竹痛哭淚水灑遍了山上的竹林,遂成斑竹,不久,二妃憂鬱成疾,死於洞庭湖,葬於山之東麓,為紀念二妃而改洞庭山為君山。墓為石砌,前立石柱,上雕麒麟、雄獅、大象、中堅、“虞帝二紀之墓”墓碑。墓前兩旁也立有石碑,上刻曆代文人墨客讚歎君山的詩詞和二妃畫像。

王平川正站在二妃墓前,注視著那“虞帝二妃之墓”六字,黯然神傷,心道:‘我若為帝了,又豈會女子有這般為我淚灑成斑,留下這千古美談?

“難得王教主有此雅興,肯駐足於二妃墓前。”

“果然是你,婉晴姑娘。”

“果然不出我所料,你真的到了此處!”聲音中卻多了絲驚疑。

“怎麼?”

“王教主這招聲東擊西的確精彩,婉晴小瞧了複宋教的王大教主,還當真以為王教主要打山東的主意,此番瞧來,亦不過雕蟲小技耳!”

“是麼?看來婉晴公主是先下少林,去了趟泰山,發覺山東武林尚未動亂,又得知湖廣武林起事,才星夜趕來君山,不知王某所言對否?”

趙婉晴一驚,不知他竟然連自己將奉英送上少林也知道,但轉念一想,憑他王平川地實力妄圖闖少林也未免以卵擊石。奉英的安危便不足為慮了。笑道:“王教主果非凡人,一點不錯,你全猜對了!那又如何?”

“嘿嘿,那又如何?可憐我們婉晴公主,不知道在這期間,甘陝一帶淮南一帶已有不少門派皆已歸於複宋教旗下。中原武林除了八大門派,怕不有一半以上的門派已盡數收編了。等到收複武林之時,便是我王平川攻城掠地,幫助武帝趕走朱姓老兒的那一日!”

“王平川,你真的未免太過天真,你真當自己武功天下第一?你想一統江湖?趁早別想了吧!”

王平川心下隻覺一片淒然,心念若是婉晴能待他如同二妃之於舜帝該有多好,然現在非但並非如此,而且屢屢與自己作對。卻也淒然一笑:“王某自然算不上武功天下第一,甚至要排進一流角色都難,隻是你不知道,一統江湖有時候是不需要高深莫測的功夫的,功夫不是萬能的!”

“真不懂朝廷居然對複宋教不引起重視,難道把你們當成梁山好漢般易於招安,亦或你們根本不配與梁山好漢相提並論,僅僅是一群烏合之眾?”